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二集 (1 / 5)

1、河北大名府 日

赵抃车队一行,从契丹国访问回国,历经几个月的长途跋涉,回汴京路经河北大名府……

赵抃车队一行刚进大名府,相关官员早已在此等候。赵抃刚下车,大名府官员就向赵抃旨意,英宗皇帝:“授予赵抃为天章阁侍制之荣誉。并任命赵抃为河北都转运使,即刻到任,不必回朝中任职。”

赵抃接旨后,连连“谢恩!”

(旁白):“治平元年(1064)正月,宋英宗任命赵抃为大宋使节,出使契丹国,完成任务后,赵抃回汴京路经河北大名府时,意外地接到英宗皇帝的旨意……”

2、河北都转运使官邸 日

赵抃上任不久。一天,他正在审阅公文时,毛彦志匆匆进来,向赵抃禀报:“老爷,刚接到禀报原定要视察大名府的库房,却遭到贾昌朝的拒绝。”

“哦,”赵抃沉思着……

毛彦志又说:“他派手下人向老爷传话,‘以前的都转运使从未有过视察大名府府库的事。赵公来视察府库,就不见得合适了。我看还是免了吧!’这明摆拒绝老爷的视察。”

赵抃默默地点了点头:“当然,这也在情理之中。因为,论年纪,他比我年长十岁,论资历,贾公曾经担任参知政事、枢密使、宰相,在他眼里我赵抃确实是他后生晚辈。”

毛彦志不满地:“他,无非在摆老资格,不肯掉价,故而不肯接受检查。”

赵抃理直气壮地说:“请转告贾公,都转运使视察各地库房是朝廷的旨意,也是都转运使的职权,是皇帝陛下赋予的。”他又缓和的口气说:“大名府有贾公在,本官自然是放心的。不过,如果不检查大名府的库藏,而去查其他州郡,人家是不会服气的。所以,望贾公以国事为重,大名府还是以检查为好。”

“是。”毛彦志回应道。

3、府库 日

赵抃一行带着相关官员来府库检查,贾昌朝无奈地陪同赵抃检查……

(旁白):“赵抃是一个忠于职守,不肯马虎的人。虽然,贾昌朝十分的不快,但也只好自己生生闷气,无可奈何。而赵抃此举也给大名府留下佳话。”

4、河北都转运使官邸 日

赵抃正在看着各州郡的公文,越看双眉越紧锁。

此时,通判进来送上公文。赵抃便问:“关于因未按时完成招募义勇军之事,受罚的官员人数……”

通判道:“按照当年仁宗皇帝下诏各地招募义勇军人员,未能限期完成任务,受到流徙两年处罚的州郡官员达八百余人……”

“这么多?”赵抃惊讶地问:“什么原因?”

“赵大人,”通判无奈地摇摇头道:“河北这几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富庶。不是这八百多官员不肯用心办事,而是百姓均在田间劳作,不肯离开到手的丰收。所以各州郡招募义勇军数量不足……”

“哦——,”赵抃沉思片刻道:“明日我们下去走一走,彻底调查一下实际情况。”

“是,”通判重重地点点头。

5、一组短镜头

(旁白):“次日,赵抃携带通判、毛彦志等官员一行下到各州郡及田间地头,深入调查了解情况……”

赵抃一行到某州郡与官员们座谈了解……

赵抃一行在田头,喜悦地望着丰收在望的一片片金黄色的庄稼……

赵抃一行在农村与一些老农座谈……

赵抃与几位老官吏交谈……

……

6、赵府 夜

烛光下,赵抃在挥笔疾书……

毛彦志送上茶水进来:“老爷,你……”

赵抃道:“我正在向皇上写奏章,请求宽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