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且隋> 第24章 木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章 木兰 (1 / 5)

“我只是好奇,这隋通船运为何将人送到此处出海?”

“他们又如何送如此食粮的罪妇,远去徙地?”

“乘海船呗,还能飞过去?他们那些平底沙船,可出不了海,不然那就是去给龙王爷送命!”

徐昭燕,显然对海上旅行之事,也是知之甚详。

“海船!谁的海船?”

“官船还是私船?”

“此去东莱几何?何不将人送去莱州东大营?那里可有大型海港、海船?”

“将人送到这里来,岂不是舍近求远?”

李秀宁一连串发问,将徐昭燕问得一愣一愣的。

她的确从来没有想过这么多问题。

现在想来,这里面的确有许多不合理之处啊。

“咱们从没听说过,朝廷在此设过港,屯过军啊!”

“这里,从来都是一片不毛之地,浊水泛滥,几无人迹。”

“现在看看,这里初现繁华,就像突然冒出来一般,以前咱们经过此地,哪有如今这个样子的?”

“你看见极远处,那一片片白色的方田,可是什么?”

李秀宁极目远眺,自顾自地说道。

“那是农田吧?阡陌纵横啊!”

徐昭燕也看见了极远处那些白色的方田,就像棋盘一样,很是整齐。

“错了,那是盐田!”

“盐田?什么盐田?”

“盐,是种出来的?……不是煮海为盐吗?”

一听这话,徐昭燕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的确,这个时代,还是用火煮海卤水之法取得海盐。

相传,“煮海为盐”之法,是黄帝时期的诸侯宿沙氏首创的,后人就一直继承不变。

晒盐法,尽管其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就像老祖宗们发明的许多划时代事物一样,晒盐法也没推广开来。

慢慢,就失传了。

这时候,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人吃的盐,还可以用太阳晒出来。

“听说,现在市场上有一种海盐,味道独特,咸味中带着股海鲜味,或白或青,其价却异常便宜。”

“迥乎煮盐,亦有许多好口腹者疯狂追捧!”

李秀宁介绍了她获得的一些情报。

“也就你,关注这些柴米油盐的小事,有盐吃不就行了?”

“便宜,多便宜?不会低到半卖半送吧?”

徐昭燕笑着说道。

“燕子,你还别说,真是如此。你知道这盐,是哪家的?”

李秀宁看着那些在视野中,变得越来越模糊的白色方田,微微眯上眼睛。

“哪家的?咦,你是说,你是说……”

徐昭燕吃惊地张大嘴巴。

“对,粟末地黑牌海盐,买一送一,价是那个价,但实际只收一半的钱!”

“啊,这么豪横?”

徐昭燕不由自主,用了个后世词汇。

“不是豪……横,而是人家有了取盐的新法子,比如那些……”

李秀宁一指。

“盐田?盐真能种出来?”

“是啊,我也有点不信,但看到那些白色方田,我就有点信了!”

“只是我现在还不知,这盐,到底是如何的种法?”

李秀宁说着,一边伸出如玉的手指,抚摸她自己光滑的下巴。

这动作,酷似她老爹李渊。

“啊?盐真可以种出来,这……这且不是发大财?”

“这……这粟末人,且不是要横扫天下之盐商?”

“这……这得发多大一块财啊……”

徐昭燕吃惊得有点结结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