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且隋> 第23章 通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 通行 (1 / 4)

何谓附庸之族?

附庸之族,是相比那些已经立国的小国而言的独立部族势力。

虽然不是国,但在归附大隋之前,有地盘,有人口,也有自己的独立的酋长或部落首领组织体系。

虽是部族,形同小国。

且这些部族,往往处在尊主国大隋势力和版图的极边缘地带。

他们的存在,是帝国偏远边疆地区安全的缓冲和屏障,既重要又不好直接管理。

重点是,它们归附尊主国之后,依律拥有一定经济和军事上的自治权。

可在法律和外交上,附庸部族要受宗主国大隋较大程度上的约束。

并且在每一年,他们都要向尊主国交纳岁贡,也就是保护费,以示忠诚。

只是实际操作上,宗主国每次赐给他们的财物,往往比那点子保护费要要丰厚上几百倍。

粟末部,倒是个很特别的例外,总让大隋保持赚大钱、入多的状态!

为啥?

因为他上贡给大隋朝廷的保护费,大都是货真价实的硬通货。

其余部分,也是平价交易。

啥啊?

铜,大量的铜!

铜是啥?

它,是帝国货币、礼器的最重要原料!

此外,像粟末部这样的附庸之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实在特殊。

它,夹在大隋与高句丽之间。

它,夹在东突厥与高句丽之间。

它,夹在契丹、室韦、奚国、霫族、大隋、高句丽之间!

它,就在北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末端,营州。

它,还是战斗民族、铜铁之源!

它,还始终拥有心向中原的传统,有半农半牧半商的经济,是东北边陲重要的藩篱……

一句话,粟末部,在大隋帝国皇帝心中的地位,相当特殊!

不同于藩属国族,不同于附属国族,地位超然!

粟末部,成了大隋朝为边远各民族羁縻政策树立的一个典范、一面旗帜!

他们家的生意,不受杨继勇、杨子灿朝官高低的身份限制。

人家,自带官员经商的特别通行证!

关于隋通船运的份子构成,李秀宁是知道的。

这些权贵之间合伙做生意的事情,在上流圈层中根本不是什么秘密。

大家不都是合伙人嘛?

哪有屁的秘密!

李秀宁还知道大多数人不知道的秘密,比如早先的隋通钱柜。

李秀宁家里,包括整个家族,也都有多处邸店和柜坊。

邸店,有点像商业综合体。

里面,可以货物存放,也可以进行沽卖,甚至还可以在此吃饭就餐。

不过他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南来北往的商人。

是商务专对综合体!

它是如何产生的?

杂乱无章的货币,终于被隋文帝用新五铢给统一了。

不过,铜钱和绢帛这样的货币,其体积和重量都相当可观。

这让商业大潮中走南闯北的商人们,倍觉携带如此货币的不便性。

有聪明的商人,很快便发现了其中的商机。

他建立了可以存储货币和物品的邸店,以“中间商”的身份开始赚差价。

商人们买卖达成后的货币交割,都会到邸店来进行。

邸店这个商业综合体中的柜坊,便是专门负责这种交割业务的店中店。

如果没有杨子灿家的隋通钱柜,估计柜坊会一直是店中店。

可杨子灿家,就干了一件非常大胆而轰动的大事。

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