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内家拳演义> 第88章 形意拳之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8章 形意拳之横 (1 / 1)

十一则

练拳术不可固执不通。若专以求力,即被力拘;专以求气,即被气所拘;若专以求沉重,即为沉重所捆坠;若专以求轻浮,神气则被轻浮所散。所以然者,外之形式顺者,自有力;内里中和者,自生气;神意归于丹田者,身自然重如泰山;将神气合一,化成虚空者,自然身轻如羽。故此不可专求。虽然求之有所得焉,亦是有若无、实若虚,勿忘勿助,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而已。

(原文)十二则

形意拳术之横拳有先天之横,有后天之横,有一行之横。先天之横者,由静而动,为无形之横拳也。横者,中也。易云:“黄中通理,正位居体”,即此意也。拳经云:“起无形”,“起为横”,皆是也(此起字是内中之起,自虚无而生有,真意发萌之时,在拳中谓之横,亦谓之起)。此横有名无形,为诸形之母也。万物皆含育于其中矣。其横则为拳中之太极也。后天之横者,是拳中外形手足,以动即名为横也。此横有名有式,无有横之相也。因头手足肩肘胯膝(名七拳)外形七拳,以动即名为横,亦为诸式之干也,万法亦皆生于其内也。

(介绍)形意拳术之横拳有先天之横,有后天之横,有一行之横。

横,周身三节折叠拧裹,其中蕴含压缩旋转,而横向旋转生成的劲力即为横。形意拳起横落顺,就是说每一拳都是由横向的旋转起拳,曲中求直,为形意拳天生之横。所以说先天之横者,由静而动,为无形之横拳也。横劲起于腰腹折叠,腰腹折叠显现于折叠中脘,而中脘即为中宫心力之所在。故横亦指心力。中宫为周身竖向、横向之中,周身之中。

拳经云:“起无形”,“起为横”,皆是也(此起字是内中之起,自虚无而生有,真意发萌之时,在拳中谓之横,亦谓之起)。此横有名无形,为诸形之母也。万物皆含育于其中矣。其横则为拳中之太极也。此句说的就是中宫的心力。

后天之横者,是拳中外形手足,以动即名为横也。此横有名有式,无有横之相也。因头手足肩肘胯膝(名七拳)外形七拳,以动即名为横,亦为诸式之干也,万法亦皆生于其内也。

周身三节折叠拧裹,就是压缩旋转,压缩生成上下运行的能量,旋转生成横向运行的能量,如果没有旋转只有压缩,则身体只能上下动而不能左右移动了。所以形意拳和所有内家拳只要动就“起于横”。

十三则

形意拳术,头层明练,谓之练精化气,为丹道中之武火也;第二层暗劲,谓之练气化神,为丹道中之文火也;三层化劲,谓之练神还虚,为丹道中火候纯也。火候纯而内外一气成矣。再练亦无劲,亦无火,谓之练虚合道。以致行止坐卧,一言一默,无往而不合其道也。拳经云:“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至此无声无臭之德至矣。先人诗曰:“道本自然一气游,空空静静最难求,得来万法皆无用,身形应当似水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