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内家拳演义> 第87章 上下内外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7章 上下内外合一 (1 / 1)

九则

拳术之道,要自己锻炼身体,以却病延年,无大难法,若与人相较,则非易事。第一存心谨慎,要知己知彼,不可骄矜,骄矜必败。若相识之人,久在一处,所练何拳,艺之深浅,彼此皆知。或喜用脚,或善用手,皆知其大概。谁胜谁负,尚不易言。若与不相识之人,初次见面,彼此不知所练何种拳术,所用何法。若一交手,其艺浅者,自立时相形见绌。若皆是明手,两人相较,则颇不易言胜。所宜知者,一见面先察其人精神是否虚灵,气质是否雄厚,身躯是否活泼,再察其言论或谦或矜,其所言与其人之神气形体动作是否相符,观此三者,彼之艺能,知其大概矣。及相较之时,或彼先动,或己先动,务要辨地势之远近、险隘、广狭、死生。若二人相离极近,彼或发拳,或发足,皆能伤及吾身,则当如拳经云:“眼要毒,手要奸(奸即巧也),脚踏中门往里钻。眼有监察之精,手有拨转之能,足有行程之功。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乘其无备而攻之,由其不意而出之”。此是近地以速之意也。两人相离之地远,或三四步,或五六步不等,不可直上,恐彼以逸待劳,不等己发拳,而彼先发之矣。所以方动之时,不要将神气显露于外,似无意之情形,缓缓走至彼相近处,相机而用。彼动机方露,己即速扑上去,或掌或拳,随左打左,随右打右,彼之刚柔,己之进退,起落变化,总相机而行之。此谓远地以缓也。己所立之地势,有利不利,亦得因敌人而用之,不可拘着。程廷华先生亦云:与彼相较之时,看彼之刚柔,或力大,或奸巧,彼刚吾柔,彼柔吾刚,彼高吾低,彼低吾高,彼长吾短,彼短吾长,彼开吾合,彼合吾开,或吾忽开忽合,忽刚忽柔,忽上忽下,忽短忽长,忽来忽去,不可拘使成法,须相敌之情形而行之。虽不能取胜于敌,亦不能骤然败于敌也。总以谨慎为要。

(原文)十则

拳经云:“上下相连,内外合一”。俗云上下是头足也,亦云手足也。按拳中道理言之是上呼吸之气与下呼吸之气相接也。此是上下相连,心肾相交也。内外合一者,是心中神意下照于海底,腹内静极而动,海底之气微微自下而上,与神意相交,归于丹田之中,运贯于周身,畅达于四肢,融融和和,如此方是上下相连,手足自相然顾,合内外而为一者也。

(介绍)拳经云:“上下相连,内外合一”。相连与合一,是使用的六脉溶下二气,让心肝脾肺肾的阴脉能量运行贯通于四肢百骸的阳脉而达相连、合一。绝不是用“意念”一想就相连合一了,练荒唐的意念是内家拳被糟蹋成为花架子的原因。

俗云上下是头足也,亦云手足也。按拳中道理言之是上呼吸之气与下呼吸之气相接也。上呼吸之气即肺部的呼吸之气,下呼吸即心力的呼吸,心肾交合的胎息之气。此是上下相连,心肾相交也。内外合一者,是心中神意下照于海底(心力下行于丹炉),腹内静极而动(心肾交合),海底之气微微自下而上,与神意相交,归于丹田之中(河车运行),运贯于周身,畅达于四肢,融融和和,如此方是上下相连,手足自相然顾,合内外而为一者也。

河车运行沟通任督二脉。心力下行到会阴与肾力交合后,在会阴继续从任脉上行到气海,再向后抱住两肾,再从两肾下行到脚。河车运行在心力下行途中绕了一个圈,将能量筋拉紧,形成上下一体,并且河车运行还沟通左右两腿之间的虚实转换和阴阳转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