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我想宅在初唐> 第52章 安顿难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章 安顿难民 (1 / 3)

最近几年李宽最重要的计划开始了,关内道的旱灾暂未爆发,河南道的问题也是因为世家提前出现,难民都被李宽引导前往楚州,依稀只有零散的几个难民逃往了长安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人数太少他们说的河南道旱灾和世家压迫,没人相信。河南道真实的情况已经被世家拦截隐瞒,只要不前往长安,难民南下没人在意,甚至庆祝甩了包袱,就如同之前的天火一般。李宽和平阳他们讨论过世家为什么会允许百姓南逃,要知道百姓可是一个地方是否繁荣的基础,人口越多越是容易发展。但经过讨论,大家都觉得世家这一代的家主目光短浅,没有发现百姓对自己管辖地域的作用。李宽心里还吐槽,可能是世家近亲结婚的太多了,造成智力低下。

这次不同上次的天火,天火只造成了相邻的几个村子流离失所,这次是整个河南道大范围的旱灾,李宽已经无法估算人数。与岭南王通气后,只留下了一艘海船与他们交易外,其他的全部调往楚州运送难民。同时造船厂全力开工,建设部同时开建两个船坞,以后新来的居民,将优先加入造船厂和建设部施工队,保证船只和建筑进度。

贞观元年是桃源城忙碌的一年,就连李宽下半年后基本都没有休息,但成果是喜人的,接收河南道难民的人数,就已经超出了李宽原本的计划人数,加上难民加入前的人数,贞观元年年底,桃源城总人口达到了四十万人。大量的人口增加,李宽的繁荣度收获却没有提高多少,原理最初就说过,每月的繁荣度,需要各方面的平衡发展。现在桃源城已经失衡,人口增加后住所不够暂时将住房改成集体宿舍,督促建设部加快进度,吃食够了但衣物不够,但幸好百姓自己带了衣物,虽然破旧但好歹还能穿。还有就是工作岗位不够,一下子涌入这么多的人,瞬间填满了各部门人手的缺口,但对三十多万人太少了,李宽下半年忙的正是这个,他不能让这些人闲下来,很多事都是吃饱撑的。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消息,平阳的娘子军真正能成军了,在难民中招募后,娘子军人数来到了两万人,而且基本都是曾经的老兵,这让平阳轻松很多。郑先福带走了一万难民,新开了一家养殖场和一家牧场,新增了奶牛水牛黄牛山羊绵羊等畜牧业品种,当然这些幼崽都是李宽提供。建设部也扩展不少,将原来的老员工全部任命为队长,每人带十人为一个小队,整个建设部也拥有了两万员工。水泥厂也开工建设,原来之前就试制过少量水泥,用来建设别院,现在人手够了,可以大量制作使用了。当然水泥厂放在了南边远离城市的地方,虽然原料产地在北方的山上,但李宽情愿让人累点运输矿石,也不想让水泥厂太近污染城市的空气,毕竟北边的山脉就靠着桃源城。有了水泥,当然是要修路了,现在桃源城的路面,还是用海沙铺平后再铺了一道废砖,虽然下雨时不怎么会积水,但是路面崎岖不平,对行走还是行车都不方便。有了水泥,现在只要将路面整平就可以直接铺设,工期不需要多久,耗时间的是抵达各个工厂的水泥路,所有路基都需要新建。

眼见劳累过度的李宽日渐消瘦,平阳他们那是一个心疼,一直在劝说李宽休息,出门钓钓鱼放松一下。李宽只是笑笑没有同意,他解释说:“你们就不要担心了,有孙道长在呢。也就是今年会这样忙,明年就不会了。主要是人才太少了,无法为我分担太多。现在我只要将框架搭建好,明年所有部门只需按照框架安排,就不需要我一直参与了。”

“对了,姑姑你与土人接触的情况怎样了?”李宽为了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询问平阳。前些日子斥候在桃源城西南快五百里的山里,发现另一个土人部落,只有四十几人,只是一个小部落。

“恩,还算友好吧,他们的部落长老会一点建州那边的土话,我还特地从建州仓储那边调了一个会当地土话的员工过来,专门当翻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