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民国游骑我要做好人> 第64章 生活的日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章 生活的日常 (1 / 2)

张家口独特的地理位置,连接蒙古高原地区与中原的唯一军事要塞,花开花落皆为因。

街面上的各类小道消息就像新生的树叶越来越招摇,谣言如同地里的杂草纷纷冒出了头,人心波动,惶惶不安。

张爱国动手时把抗日分子的帽子盖在了土匪的头上,迫使它们走到小鬼子的对立面,烟馆的案件,张爱国歪歪扭扭的留下了巨匪王二美的名号,都知道是假的,交代总是要给的,国府早出手,百姓少遭殃。

旁敲侧击的动作又被王警官使用了两次,装醉吗,谁还不会,就是把附近所有的好酒买来,也灌不满住空间里的几个酒缸。

张爱国对此人下了判断,心思活,小聪明,说话和办事不一致,容易出卖人,喜欢小恩小惠,暂时是个保护色,地里已经预挖了一个坑,希望他不要跳进来。

王警官嘴上说的是过两天,这一过就是半个月之多,张爱国很有耐心,反正不缺钱花,吃能吃多少。

“大有”

“哎,先生”

“等会套车去买东西,趁着便宜,买一批小麦大豆高粱等粮食,把地窖存满,你把纸钞拿着,用它结账,也不知道眼下值不值钱。”

“好的,先生。”

赵大有接过了一叠花花绿绿的纸钞。

“先生,这是什么钱?”

“都是咱们的华人银行发行的,尽快花出去,我担心以后越来越不值钱。”

“明白了,先生“

“对了,咱们喝水是不是要去挑水啊”

“有水车来卖,我一般是去挑水吃”

“辛苦了,牲口也不少喝”

“先生,我天天在家,夫人也不出门,看着驴和马的吃食,真的费钱,天天闲的难受,挑点水心里舒服一些。”

赵大有顿了一顿,小心的尝试着开口。

“先生,马太能吃了,我算了一下,它一年都要吃13石的粮食,豆子也吃的不少,还有稻草,也要30石,隔三岔五的要花钱买,倒座房里有一间专门放饲料的,供不上,驴虽然个子大,吃的粮食还少,也就3、4石左右,我看不如卖了马,省点钱“

赵大有说完话,心里忐忑的等着张爱国的决定,有点逾越了。

张爱国知道对方是好心,驴好养,牛是更好养,自己还养过,吃的粗,麦秸、高粱杆、粟杆都行,会反刍,问题是跑不起来啊,自己空间里有13匹跑马,还有驮马和骡子,头大。

1929年国府颁布的《度量衡法》,容积单位使用“石”,重量单位改成“担”,一石等于120市斤,一石等于十斗,品种不同重量不同,还有老斗与新斗之分,每斗大约十八斤至二十斤左右,实际大多数的政策都立于纸面,从未真正统一过,只有税捐收缴的统一,甚至还多出来。

“行,听你的,把马卖掉,我来办,老是挑水也不行啊,我看这天暖和了,找一找,在院里打口深井,有人懂得看水脉,要甜水井。”

“我知道了,这就去办”

纸钞是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察哈尔边业银行、兴业银行发行的纸钞,清点后有319块之多,币值实际多少,市面上的流通量多大,张爱国没有关注过。

小鬼子先利用商品倾销,因为税赋低,价格自然有优势,很快就能打垮经营范围相仿的民族商业,饮食、杂货和风俗业进入,带来文化入侵,伴随着的是通过金融控制资本市场,对打不过的商家搞下三流的手段。

“烟馆的贡献没有想象的大,不是说日进斗金嘛?“

“啊哦,错了,日进斗金是另一种经营业态,姑娘们也不容易,自己不帮衬就算了,再去拿皮肉钱,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万一提高工作量?

“不对,我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