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民国游骑我要做好人> 第38章 北平的准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章 北平的准备 (1 / 2)

北平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随着朝代的更迭,前后共拥有几十个名字,如蓟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南京、中都、大都、京师、顺天府等,北京和北平这两个名字近代最为人们所熟知。

城市早就苏醒,赶城的农户背着柳条筐,早早入城,想把自己储存的农产品出售,长长的驼队铃声悠扬,黄包车奋力地跑向目的地。

手推车两侧堆满货物,拉带挂在脖子上,脚上的布鞋用麻绳捆住,避免干活不跟脚,鞋子掉下,蹬不上劲儿。

赵欣雨走路有点别扭,走着走着,小手作势拍打了一下张爱国的背。

“都是你惹得祸,走路现在有点不得劲。“

“嘿,刚才不是很得劲的,喊得那么欢快。“

“要死了,在大街上说这个“

“行~行~行,不说了,下次我搬腿的时候少使点劲,只用力一点。“

“不能老打屁股,我都感觉肿了。“

“我摸摸,应该不会,有技巧的啊”

“你从哪里学来的,花样这么多“

“以前看的春宫图,说是宫里流传出来的。“

“书还在吗?“

“早就没有了,到我手里的时候,画都被卷边了,好像被水渍过一样,皱巴巴的,扔了,有点恶心。”

俩人说着笑着往前走。

“这就是正阳门,那是箭楼,这是城楼,哎呀,老祖宗的智慧和巧工无与伦比”

“我是第一次来北平,咱们下火车的时候就看到的?“

“是,夜里看的不是很清楚,这个正阳门建于明永乐十七年,原名丽正门,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大家伙儿俗称前门、前门楼子、大前门“

“噢“

北平古老而沧桑的老城门,见证过无数的悲欢离合、兴衰荣辱,在近代却遭受了英国鬼子、法国鬼子、美国鬼子、俄国鬼子、意大利鬼子、奥匈帝国的鬼子以及日本鬼子多次的凌辱,国耻要铭记,从来就没有一衣带水的相邻之谊,只有生与死的仇恨,只可惜再多的口头交涉,都不如上辈子伟人的一句话:“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打出了和平,打出了国威。

偶尔的情绪翻滚,抬头低头间还是要面对现实。

“咱们走着转转,等会去下馆子,在鞭炮摊儿买点烟花炮仗,买几双布鞋。“

“听你的“

“吹糖人的”

“那就买一个“

小贩头戴着瓜皮帽,坐在路栏上,脸上笑嘻嘻的,身边围着几个孩子,眼巴巴的馋着,圆形的摊子上插着十几个栩栩如生的样品,一个白色的大茶壶,装着糖浆。

看到两人冲着摊子过来,站起身来招呼:“两位先生,要吹糖人”

“我看你这都是动物的,有没有武将的”

“能吹,就是费时,要贵点。”

“没事,给我吹一个赵子龙的”

“我不想要,那个狗的挺好的。再说我拿着糖人吃不好看。”

“我喜欢常山赵子龙,七进七出,号称七次郎”

“去,不知羞”

摊贩开始了操作,老百姓的手艺真没的说,没有学过画画,甚至不认识字,却耽误不了石雕石刻,为了生存,真的是用上了洪荒之力,吃奶的力气都是小的。

付了两铜元,赵欣雨手里拿着黄色的赵子龙,轻轻的舔了一下,蜜甜。

“你要先从长枪吃起,要不一会化了”

“嗯”

“我就不先吃枪”

“呵呵呵”

看着反应过来的赵欣雨,张爱国笑了下。

“走,去吃早食”

早上喝面茶,吃烧饼油条,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