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武侠修真>见英雄略风骨> 第67章 怎依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章 怎依旧 (1 / 2)

进入江陵境内,在古城的巍巍高耸下,门关节楼,监固雄伟,原来修缮的城墙饱经战火洗礼,历尽时代沧桑。三国时得关羽将原先的旧址扩建增设变为八座城门,两座门楼。古城分为三层,外面是水城,中间是砖城,里面是土城。水城全长一万米,宽三十米,水深四米,西通太湖,东连长湖,与古运河相连。古城的城墙上设有瓮城、敌楼、战屋、炮台、藏兵洞、复城门,防御设施完善,历来易守难攻。如今战事弥平,不见硝烟,城池的道路两旁树木葱郁,林荫深深,一派安宁祥和的现象。

城中经历战火的洗礼,然后又重建,这片犹如淬炼及换了生机的城池,此刻显得弥足珍贵。尤其西隅修建望江楼,沿江水设木寨,接着将民舍瓦肆,楼坊集市分类安置,更有楚纪南故城、樊妃冢、龙山等风景优美的地方。而八岭、纪山、雨台诸山由北至东,岗峦起伏毗邻相连,上面佳木葱茏,古冢垒垒,如果东望长湖,并可看见烟波浩渺,掩藏在烟雾缭绕下的田畴碧翠,仿佛犹存昔年的雄奇名胜之概。

随着江陵城的安定,无数涌入来的流民与本土人士相融合,逐渐形成一大家园,南北风俗的交融,让此地建筑各异,但又别具特色,尤其是千古流传下来的美食,更是为人所津津乐道。例如西晋时期的九黄饼、西周时的散烩八宝饭、以及本地的竹节鳝鱼、春盘、襄阳白、鳝卷、和青菱莲藕最负盛名。

东郊是官署及御道,那里景园众多,轩巷齐集,犹如北岗的佛塔,景色秀丽峰峦峻峭。走过城中治所的御道,就是皇家园林南朝梁元帝萧绎的“湘东苑”,它处于北路中段北侧,与玄妙观毗邻。这里既有北方的雄豪大势,又将南方水乡园林的玲珑秀美,展现的淋漓精致。园中建设的楼、亭、台、馆、廊、偏庑、水榭、假山,浑然一体,错落有致,园内小桥流水,松竹掩映;盆景花卉、猴鸟争辉;松园、竹园、荷园、梅园,园中有园;园镌石山,石山有洞,洞内有山,山洞相依,有藏有露,别有洞天。但随着西魏占据这里,萧詧君临江陵后,这里俨然就成了赏赐功臣名士的府邸别苑,而名浔嚚及他的部下号称“眉飞色舞,六月雪峰”的天下组织,就得享殊荣座落在这里面。

这湘东苑因为曾是萧绎的旧

址,所以被更名为“天下苑”意喻为提醒,此地穿地构山,长数百丈,傍水而居,里面沿河流植莲蒲,在两岸边缘岸种杂奇木,山上有跨水建造的通波阁。南边有被称作梨花羞颜的芙蓉堂,东面有禊饮堂,堂后有一座隐士亭。 北有正武堂,堂前有射棚、马埒。西有乡射堂,置行棚,可得移动。东南有连理堂。北有映月亭、修竹堂、临水斋。斋前高山,山有石洞,大约潜行二百步左右,并可见到山上有一座高可入云霄的阳云楼。北有临风亭、明月楼。由此可见湘东苑布局精巧,景色优美,四面八方,均及享受。融入其中,可谓心旷神怡,曲径通幽。天下组织安置在这里,各掌机要,分部而构,俨然是一处无可比拟的好去处。

日升月华,坐看云起日落,随着的山色的熏陶,隐匿在风拂处的清徐,渐渐为涂抹的岚霞,消散在风烟里。“淙淙…”白驹过隙处传来阵阵古筝弹奏的鸣动之音,晓澜垂听,如拨开层层云雾之笔,豁然开朗,来至听风潮演的明月楼。它北临靠山,狭壁而建,耽得是峻峭,犹如孤峰险韧的紧促,登高远望,一览无余。

古筝之声悠悠然的响起,立时就渲染了此地的高雅,犹如故人的归途,羁旅而驻足,就在此刻,山腰浅显之处,足迹使然,淡淡的出现一道形似杂糅的身影。

那道身影与山中灵俏融合在一起,孤烟而云淡风轻,他就是传说中的名浔嚚,他聆听筝声的悠悠,将无尽的思量,把握在耳敏之处,仔细动听,如山岚拂晓,上九天揽月,翱翔于天空之际。

“果然是好弦声,不枉费这极美之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