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三国:大魏庶子,开局截胡邹氏> 第123章 庐江城外口水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3章 庐江城外口水战 (1 / 2)

周瑜与太史慈距庐江不过百里,虽然路难走,但是行军不过半天便到了城下。

按照孙策的想法便是,袁术打开城门,将众人迎进去,一起载歌载舞,便算是把庐江交割了出来。

作为袁术曾经的部下,袁术对孙策多少还是信任的,毕竟孙策是袁术看着长大的。

孙策也没必要对袁术下死手,他只是想要庐江罢了。

各取所取罢了。

待周瑜来到城门时,却发现城门紧闭,城楼上一片肃静,密密麻麻站满了守城军士。

周瑜暗呼不妙,这阵仗和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袁术什么时候开始玩起了这一套?如果这时候有埋伏岂不是不妙啊!

正当周瑜准备回撤通知孙策的时候,城楼上有人大喊,说道:“城楼下可是周瑜周公瑾?”

周瑜连忙往城楼上望去,发现有一中年将军正在叫自己。而且脸色不善!

周瑜见有人叫自己,只好回头回应道:“在下正是,请问阁下是?”

那人回应道:“我乃庐江太守刘勋。”

周瑜看了半天,原来是刚刚撤军的刘勋,看来事情变得复杂起来。

与袁术谈判的时候,只考虑了袁术的出路,并未想过刘勋该何去何从。刘勋可是手握重兵的庐江太守,此事如果他不同意,那么事情便麻烦了。

周瑜想着只能先稳住刘勋,待孙策来后再做打算。

这时候刘勋果然说道:“周瑜,孙策与我算是老相识,我与他父亲称兄道弟,按照辈分,他也应该叫我一声叔叔。”

“不得不说你们的计策很不错,劝袁将军北上放弃庐江,袁将军令我撤兵在下也不敢不从,只是袁将军抽身而出,我等将士该何去何从?”

“是坐等孙策来屠戮,还是与尔等斗上一斗?”

周瑜这时候脑袋都大了,当时为何偏偏把刘勋给遗漏了,这时候算是遇上了大麻烦,袁术即使下令开城门,刘勋也可以违抗军令!

毕竟关系着人家的生命安全,不可能马虎的说笑。

周瑜虽然年轻,但是也知道这种事情需要沟通,于是连忙行礼道:“刘太守说笑了,这天下纷争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庐江城墙高大雄厚,乃难得的良城。我等也是与袁将军商议此事,既然已经议和,那么大家都是朋友,更何况我家主公与众位都是同僚,岂能乱动干戈,不如大家坐下来一起商议,刘太守领兵有方,也能经略城池,要去要留我想伯符都会同意。”

周瑜相当于在和稀泥,先把刘勋稳住,才好继续谈下去,要不然直接开干,那么自己只能后撤了。

刘勋听完并没有变换神情,而是继续冷着脸,说道:“好话谁不会说,想当年孙伯符围困庐江,城内饿死十余万,手段颇为狠辣,这样让我等很难相信孙伯符的人品。”

周瑜差点没骂粗口,当年围困庐江,虽然是孙策的主意,但是下命令的可是袁术呀!孙策为了拿下庐江也只能出此下策,要知道几万人要在庐江守住,是要消耗粮草的,没有袁术的相助怎么可能在这耗上了两年多?

所以这就是偷换概念,将袁术的罪名也转嫁给了孙策,给人留下一个孙伯符乃心狠手辣之徒,不可轻信!

周瑜叫来手下说道:“速速将这里的事情报于孙策孙将军,一路上还需小心,谨防有埋伏!”

周瑜安排好一切,为了稳住城楼上的将士,又大声的说道:“孙伯符与尔等乃同宗同源,相信你们中不少人是破虏将军孙将军的手下,平日里待众人如何?伯符乃破虏将军长子,人品何须多言?”

“此时商议的事情也是为了少动干戈,避免自相残杀给外人看了笑话,尔等害怕被清算,我也理解,我周公瑾敢保证大家原封不动,事情了了后大家还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