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三国:大魏庶子,开局截胡邹氏> 第119章 来自寿春百姓的夹道欢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9章 来自寿春百姓的夹道欢迎 (1 / 2)

不得不佩服吴郡的智囊团,他们想必是对袁术进行过彻底的分析,再加上他们对袁术非常的了解。

所以这些事情早在他们的考虑之中,要劝袁术投降,不能动动嘴皮子,起码得给他留下生路。

而袁术的生路不在孙策这里,而是在袁绍那边。

他们是亲兄弟,总不能真的见死不救!

不管是为了名声,还是为了利益。

袁绍铁定会接纳袁术的,那么用什么来消除他们的隔阂呢?

换位思考,袁绍也不傻,袁术是袁家嫡子,来投奔自己,自己该如何安置他呢?终究是个麻烦事。

一切问题还需要孙策等人来操心。

但是此事却也简单,或许上天早有安排,多年前的传国玉玺或许会成为袁术的保命符。

吕范见袁术完全上钩了,于是说道:“袁将军,此事没什么好忧虑的,您忘记了身边的传国玉玺吗?”

袁术用传国玉玺称帝,天下皆知!

那么袁绍现在势力庞大,需不需要玉玺来助阵呢?

袁绍拿下北方三州,如何让中原地区的人认可自己呢?

单靠武力恐怕需要和曹操直接硬碰硬,如果有玉玺呢?是否可以用?

大概率是需要的!

袁术两眼放光,盯着吕范,这玉玺对袁术来说意义真的不一样。

孙策用玉玺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而自己则用玉玺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袁术带着缠斗的声音问道:“你是说我把玉玺献给袁绍?”

吕范轻轻的点点头,说道:“将军用玉玺换一条光明大道,有何不可?”

袁术木木的坐在椅子上,回想了自己的半生,又看了看外面的天空。缓缓的说道:“对啊!袁绍也是我袁家子弟,玉玺我拿不住,理应给他,至少玉玺还在我袁家手里。”

吕范带着兴奋的语气说道:“袁将军大度啊!袁绍气势越盛,大有一统中原的趋势,而曹操是他最直接的敌人,我相信两人交锋,胜利的必定是袁家,袁家一统中原,那时候袁将军的身份必将变的尊贵。”

袁术听闻也是大笑,说道:“孙策自小便是看得出来的大才,我重用他,他叛我,我恨他,他驱赶我出庐江,手段到是好手段。不愧是孙家的好儿子。”

吕范并不接话,知道袁术还在做最后的思想斗争。

他在考虑要不要这么轻易的将庐江让给孙策,他不甘心,但是却毫无办法,自己趁着曹铄还未回来,或许可以逃走。

如果等曹铄回来,那么自己便不见得有这样的机会了,很有可能成为曹铄与孙策斗争的牺牲品。

于是叹了口气说道:“孙伯符有没有说,该如何将我安全送去冀州呢?”

吕范说的:“徐州乃曹操的地盘,陆路是不通的,将军放心,但是可以走海路。从吴郡坐海船出发,半月便能到青州!”

袁术捋捋胡须思索了半天,如果答应孙策,自己的小命相当于交给了他。

走水路,那么自己带着水军出发,也不是不能接受,只是这沿海而上,风浪太大,岂不是要殒命?但是走陆路,如何能突破徐州?

更关键的是曹铄,曹铄虎视眈眈!能轻易放自己离开?

更何况袁术想要把自己的嫡系部队带去,这样好歹有了家底,不至于被袁绍所看不起。

所以水军绝对是最佳的选择。

吕范见袁术有顾虑,知道应该趁热打铁,于是说道:“袁将军,听说曹铄马上要回寿春了,此时不走,怕是难走啊!曹铄打仗,喜欢出其不意,他要是怕庐江落入其他人手里,不见得不会先下手为强!所以请袁将军三思啊!”

吕范的说法高明,从进门后未半句提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