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其它小说>我在古代行医> 第三十七章 偏方治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七章 偏方治疗 (1 / 2)

“这么快就看完了?你们谁看的,开了什么药方,哪里遇上不懂的,说来给我听听,我给你们解答了。”外头的吴大夫望着率先离开的徐青衣的背影看了看,他这才转首朝自己儿子和侯川两人道。

“都是青衣看的,只是她给人看病开方有些奇怪。”吴药脸上露出古怪之色的朝他爹道。

“古怪?开了什么药方?给我瞧瞧。”吴大夫见状,他顿时好奇上心了起来,朝吴药伸出,要查看他们为患者写下来的脉案以及药方了。

吴大夫接过药方,仔细地看了起来。他眉头微皱,脸上露出思索之色。

“这都是用的偏方,基本上都不用格外花钱买药了。”半响之后,吴大夫查看了徐青衣些脉案和开的药方之后,他脸上露出思索道。

“爹,这药方有用不?”吴药也好奇问道。

偏方特点是组方简单、药味不多、易于就地取材,对某些疾病可能具有特殊疗效。

但是,偏方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经验的积累,主要在民间流传,能被大多数人所知;另一种是家族内部流传,往往是单传的。

吴药就好奇了,青衣是怎么知道这些东西的。

这些《青囊医经》里面可没有教他们的。

“这偏方虽然古怪,仔细推算却颇有几分道理。

是按照人体阴阳五行、八卦治疗,有没有用,过几日之后,便会有人来反馈的。”吴大夫见徐青衣给患者开的偏方有些意思之后,便拿给李大夫以及温大夫他们一块看看。

后面他们分析推算了一番,见这些偏方的确有着一定的道理,而且似乎与《青囊医经》中的某些理论不谋而合。虽然这些偏方看起来古怪,但是仔细推算,却能够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我倒是奇怪了,青衣怎么会这些的?温大夫你教的?还是她自己看书琢磨出来的呢?”李大夫奇怪的问道。

“我可没教这些,估摸着是她自己琢磨出来的。

可见青衣医道天赋极佳,并且,学以致用后,还能够推出陈新,真是个奇才啊!”徐青衣又一次刷新了温大夫他们的认知。

“按照这个程度下去,明年县上回春医馆挑选弟子的话,青衣被调入县上去没有问题。

侯川和吴药两人随着青衣学医、互相交流,或许也有机会被选入县上回春医馆学医的。”吴大夫想到这儿,他双目一亮的道。

顿时,心中有不少想法了起来。

每个镇、县、府城、京城的回春医馆内的杂役、学徒、弟子,都有一套晋升的流程,只要按部就班的学下去,多花些年月学习,晋升弟子没有问题,至于学有所成、出师、坐诊给患者看病的话,这就需要天赋的。

许多人晋升弟子许多年之后,一直无法出师,随着年岁大了起来,这一类型的弟子会慢慢转变为医馆的管事或掌柜、以及教学的师傅,负责医馆的日常运营和管理。

随着身份的改变,他们在医馆内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医馆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医馆中,每个弟子都要经历从杂役到学徒,再到弟子的过程。

然而,每隔两年之后,高一级的县、府的医馆,都会现朝下面的医馆挑选人才晋升,但是这种挑选仅限于弟子和出师的大夫,两年一次考核。

能者上,庸者下。

毕竟一镇之地远远比不上一县之地,一县之地又比不上一府之地,一府之地又远远比不上京城之地的。

越是繁华的府城和京城之地,是整个天山国最为繁华、富饶的地方,各种资源应有尽有,医学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自然也是领先其他地方。

在京城的回春医馆,更是有无数顶尖的杏林高手、名医,他们不仅医术高超,更有着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