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武侠修真>大侠者> 第45章 恨薄幸出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章 恨薄幸出走 (1 / 3)

就在重光三人感情纠结之时,允哲夫妇已迎御驾到了遥迢湖。这次康熙微服南巡,传密旨要来允哲家,允哲无奈,只得接驾。康熙念允哲早已隐居,故只带近臣高士奇和宦官梁久功随行。允哲恐其路上不平安,远赴南昌迎驾。

允哲和沈宓退隐江湖,本来不愿沾惹皇帝家的事,但天不遂人愿,他们竟不得安宁。

当年顺治爱妃董鄂氏薨逝后,顺治悲痛欲绝,竟向满朝文武宣布,他要遁入空门。这可急坏了昭圣皇太后,她和大臣们日夜相劝,却无济于事。皇太后万般无奈之下,下懿旨堆积柴火,将顺治的师父玉林琇架于其上,说如果皇上非要剃度,便烧死他师父。

这一来,顺治和太后的母子关系,降到了冰点。恰巧敦王爷这时也薨了,允哲夫妇到京城奔丧,皇太后闻讯,急邀允哲夫妇进宫,劝解皇上。她知道皇上对允哲,一直非常钦敬,或许能听其劝;同时,她也很想看看,多尔衮喜爱的女人,到底是什么模样。

于是允哲去了乾清宫,沈宓被邀到南苑暖阁。皇太后一看,不由感慨,都说董鄂氏随父鄂硕在江南生活多年,颇有江南女子的温婉风韵,且有汉女诗词歌赋的才学,如今见了沈宓,方知什么是柔情绰态,锦心绣口。皇太后看在眼里,心下总是有些不舒服,但这时也客客气气,和沈宓说着话。

一个多时辰后,顺治和允哲同来到暖阁,顺治低声向太后问安请罪,答应放弃出家念头。皇太后欣喜万分,心里对允哲着实感激。允哲夫妇告辞,顺治着力挽留,二人只得在宫里待了一段时日,方才出宫。

顺治对允哲夫妻很是留恋。他已追封董鄂氏为孝献皇后,知道孝献皇后的姐姐海瑚,秀外慧中,甚于其妹,当初曾被敦王爷福晋说给允哲,被允哲拒绝。海瑚对允哲早有耳闻,心仪已久,闻拒伤怀,竟从此不嫁,独居深院小楼,带发修行,日日以书画自娱,着有《梧桐落》诗集,几乎与世隔绝,实在令人惋惜。

顺治也知沈宓是多尔衮中意的女人,此番相见,只觉她钟灵毓秀,万种风情,扑面而来。宫里从未见过如此清雅如仙的女子,令顺治好生仰慕。沈宓根基不浅,又历经世事,经破山点化,淡淡劝慰几句,顺治本来颖悟,顿觉得到禅机,果然彻底断绝了做和尚天子之心。遂将大太监吴良辅送往崇福寺,替自己出家。

然而谁都没想到,顺治在次年正月前往崇福寺观礼时,染上了天花。病危中,招大学士起草遗诏,立皇三子玄烨为太子,即后来的康熙。当夜,顺治便驾崩了。

康熙登基时才八岁,昭圣皇太后深知允哲智勇双全,为人正派,且无政治野心,便常与他通信,对他颇为仰赖。康熙亲政后,多次微服出巡,曾两次私访遥迢湖。这一回,是康熙第一次到允哲家,本来拟住两日,结果待了七天才离开,原因却是为了若霓。

康熙见若霓月眉星眼,冰肌莹彻,清丽冠绝,落落大方,早已倾倒。梁久功将皇上的心思告诉允哲,意欲带若霓上紫禁城,许封贵妃。允哲一惊,急忙推辞,说小女从小习武,野稚痴顽,与皇宫完全不合,且已有了人家。他既悉李天波身世,知道妻子一定会将若霓嫁给李天波,故有此言。哪知若霓和李天波真的已心心相依,矢志不渝。

康熙心下郁闷,也只得罢了。他虽然是皇帝,也不能强抢民女,更不能夺人妻室,长叹口气,终于离开遥迢湖。一路上,康熙一行都提不起高兴来,见皇上神情怅惘,高士奇和梁久功也怏怏不乐。允哲父子策马相送,到了杭州,方告退折回。

哪知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父子到家时,荷素已将重光和李凌霜的事,禀告了沈宓。若霓在一旁证实所言非虚,飞天九尾狐厚颜无耻,亲口坦陈她和重光同居数月。荷素亮出被李凌霜割断的头发,沈宓早觉有异,见状目动色变,当面诘问儿子。重光羞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