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武侠修真>太阴仙途> 第三百八十四章 符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四章 符师 (2 / 2)

晃晃走了过来。

墨猴将此书铺于案上,放置平整,便爬到一旁静静蹲坐下来。

墨寒生翻开书页,开始静心阅览起来。

符箓之术,最初起源于道教。

相传亘古之初,妖邪肆虐,神族为扫荡清平世间,请来三清传道于人族,助之兴起,由此传下符术。

按照道家的说法,符是沟通人与神的秘密法宝,并非随意勾勒涂鸦可成,故有所谓“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的说法。

画符的法门千变万化,有的要掐诀存想神灵随笔而来,有的要步罡踏斗,念动咒语,在铺纸研墨、运笔等方面也都十分考究。

由于道符在祭出之时会借用到鬼神之力,便需以符咒作为修道者与上天沟通对话的媒介和渠道。

通过这一渠道,便可让九天神煞为我所用,役神驱鬼以达到祈福禳灾、祛病救人的目的。

符咒是由\"符头\",\"主事神佛\",\"符腹\",\"符脚\",\"符胆\"等五要素所组成。

自古以来,符咒派别不少,但各拜其祖师,由此,其符头的暗号自然也有所不同。

古时,符图上最常见的\"三勾\"便是代表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或三界公(城隍,土地,祖师)的记号。

三勾在整个符上代表三清,在敕令及神名之下者代表三界公。

下笔书此\"三勾\"时应暗念咒语:\"一笔天下动;二笔祖师剑;三笔凶神恶煞去千里外。\"一笔一句须恰到好处,就是所谓\"踏符头\"。

道符多以敕令,雷令等作为符头,其种类繁多,因教派不同有所差异,一般请神,调兵遣将,多书以\"敕令\"为符头。

如无\"三勾\"三清符号时,必须咒曰:\"天圆地方,律令九章,吾今下笔,万鬼伏藏。\"即可。

但自上古圣战之后,神州分崩离析,碎化成万千小世界。

经过数百万年的变迁,此界早失去了与上天,鬼神的联系,如此一来,人族便无法通过道符沟通上天,借用神鬼之力。

故此,道符流派逐渐没落失传,直至今日,此界已无人懂得此术。

后来,人族不断涌现出奇人异士,在道符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另外一种符术,名为法符。

法符不再拘泥于形势,无需借助神鬼之力,而是将真元倾注于笔墨之上,再通过画符凝聚于符纸之上。

法符也不再以三清之类的神灵为主事神佛,舍弃了符头,书符时运气于符上,讲究符随意动,咒由心生。

正是:符无正形,以气而灵。

……

……

墨寒生静坐了一个下午,将所有与符术有关的典籍,详细翻阅了一遍。

墨猴在一旁陪了数个时辰,昏昏欲睡,张嘴便要打出个哈欠,待惊觉时急忙伸手捂住。

阴影降临,墨寒生已经一只手伸了过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