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都市言情>千里姻缘一信牵> 第4章 北京路步行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 北京路步行街 (1 / 3)

和李砾在单位吃完简单的早餐后,我们就一起在单位门口的黄埔大道的路边上等候公共汽车,经过单位门口的公共汽车基本上都是从广州开发区开出来的,或者到省站、或到中山纪念堂等地,反正就是很多车,每几分钟就有一班车经过这里了,因为这里是市区到开发区的必经之路,别无他路了。没多久就来一辆中巴车,是到火车站的,我们可以坐到中山五中下车走几步就到了,因为我以前是在广州市上的技校,因此广州市区我还算比较熟吧,特别是北京路我们也是经常去的,不是因为那里卖的东西多,而是因为那里有一间书店是我平时比较喜欢去的地方,以前我们上学的时候,公共汽车上车也才五角钱,是很便宜的。上车后,车上基本上没有位子了,我们两个只好站着等有人下车。只是这个时候是上班的高峰期,我感觉要到了黄埔区后才能有位置空出来,只好李砾说:“砾砾啊,现在是上班的高峰期,我们可能要站一段路了,可能要过四个站到黄埔后才会有很多人下车,你行吧?”李砾见我这样说,她也只能笑一下代表同意我的意见。果然不出我的所料,车到了黄埔后,就有很多人下了车,基本车的人都下了一半了,我们找到两个靠在一起的座位坐下,车子还一如继往的朝着市区的方向开着,我们两个有位置坐下了,因此也可以心安理得说一些话了。车子经过黄埔鱼珠时,我和砾砾说,我弟弟就在这附近上的学,只是现在还没有开学,他们学校对面的长洲岛有一个我们民国时期着名黄埔军校,里面出现很多名人,都是抗日战争时的名将。对于这一点砾砾也是清楚的,毕竟她也是文科生出身的。车不知不觉就到广州市的中山五路,我们在北京路站下了车,从单位总部那里过来,用了大约一个半钟,也还算好了,公共汽车每个站都要停车上下客。

我们到北京路的步行街,心情一下就好了很多,虽然对于我来说,今天是请假出来的,但心里想既来之则安之,工作上的事,也没有什么好想的。对于工作,我一向还算是比较重视的,去年从技校毕业后,一起分到这个国营单位工作的同班同学有十三人,但同校的一共有四十八个,我们三个热工专业的班平均每个班有十六个名额,只是我们班上谈恋爱的同学比较少,因此另外两个班的同学谈恋爱的同学想分到同一个单位的还是很多的,因此还问我们班要了三个名额,因此我们班算起来还是最少的。在单位和我同一个专业的三个同班同学,有一个分到另外一个工程处(珠江工程处),我和另外一个同班同学分到沙角工程处,只是到了沙角后,又分到不同的班组,我在三班,他在二班。我们整个单位职工大约有八千,在广州市算是一个中等的国营企业,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了。来到沙角时,班长把我分到一个姓张的老职工手下做学徒,说他是老职工不是他的年纪大,而在他在这个单位呆的时间比较长,是1986年参加工作的,比我们早了五六年了,在他手下还有一个学徒是今年高中毕业的,没有考上大学,就过来做学徒了,是单位的子弟,而且他老爸还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官,是我们工程处的 一个主任。我们沙角工程处大约有三千多职工,是单位一个重要的工程处。而且做完这个工程后,另外一个国家重点工程也跟着开工了,听说国家投资近两百亿,是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火力发电机组,达到660兆瓦,一共有三台这样的机组,听说工程奠基时,连国家的一些重要领导也过来剪彩了。我的师傅当时也是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因此就招工进了我们的单位,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要想这个单位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单位除了问学校要人外,还会招一些社会上高中生,然后委托我们上学的省电力学校做一个短期培训,或一年或一年半这样就毕业了,这样有一定的基础专业知识,比起高中或初中直接过来就做事,总是会好很多的。现在这个张师傅对自己也是很不错的,当初刚来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