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第68章 明末之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章 明末之罪 (1 / 3)

李长生继续说到崇祯的第三条罪证。

“你第三条罪,也是导致明亡的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加重赋税导致苛政猛于虎!”

“孔子看到百姓繁重的赋税,曾发出过苛政猛于虎的感叹,告知统治者不能对百姓压榨的太过厉害,否则百姓就会反抗!”

“朱由检啊,你一开始很懂这个道理,刚开始你还对不少地方免除了新旧辽饷,赈济了一些百姓,减少了百姓不小的负担,但是到后来你却没有坚持这一条政策,而是逐渐的增加赋税!”

“最直接的一条为了解决军费的开支,你不仅加快了辽饷,还增加了“剿饷”和“练饷”!”

“在你后世的摄政王多尔衮就曾如此评价:前朝弊政,莫如加派,辽饷之外,又有剿饷、练饷、数倍正供。远着二十年,近着十余载,天下嗷嗷,朝不及夕。”

朱由检呆呆地听着,想来内心接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正是因为你一昧的增加赋税,最终导致民不聊生,迫使百姓不得不揭竿而起,这其中闯王李自成最受百姓爱戴。究其原因正是李自成打出了“迎闯王,不纳粮”这个民心的牌!从这里就能够看出在你的治理下,当时的明朝赋税严重到何种地步!”

李长生的声音铿锵有力,像是在朱由检的心上敲上了一锤又一锤。

朱标和扶苏也同样若有所思。

他们更加理解李长生那句民便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句话。

李长生喝了一口酒,润了一下喉咙之后接着道。

“你的第四罪便是用人不当!自毁长城!”

“朱由检,你登基称帝之初,大胆的破格录用人才,值得肯定!就比如袁崇焕当时闲赋在家被你重用,一跃成为辽东的最高统帅,立下许多大功,这一点值得肯定,但这只是其中极少的案例,实际情况是你朱由检在选人上良莠不分,用人严格失察!”

“就比如你一手提拔的亲信温体仁,是一个“为人外曲谨而中猛鸷,机深刺骨”之人;此人极为的妒忌贤能,经常把一些拥有大才之人弄走!身边全是愚钝之人自己从而鹤立鸡群!而杨嗣昌则是个“专攻妒能”者。他们没有真本领,只会察言观色,讨你的欢心!”

朱由检的心头一震,他原以为自己用人堪比太祖,成祖皇帝,却是被李长生贬的一文不值!

“当时就有大臣指出你用人失策。但你没有把他当一回事,反而对卢象升、孙传庭等有本事的文臣武将极度排斥,甚至置之于死地而后快,袁崇焕最终就是被凌迟处死!”

“对此,后世龚炜评论道:“崇祯朝未尝无仁贤,而信之不专,用之不久,则事之小人日进,而国亡矣。”就是因为你朱由检的用人不当,使其自毁长城,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

李长生喝了一口酒摇头叹息。

“你本可以是一位有作为的好皇帝,如果你不是接手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如果你不急于求成,如果你懂得体恤民生疾苦,如果你能敏锐地辨析人才,大明何岂会于此?

虽然你朱由检有“明君”的潜质,可惜你一步步的错误,让你离“明君”逐渐遥远,甚至葬送了整个大明王朝!”

朱由检呆呆的坐在凳子上,一副失了魂的模样,他原本以为,自己励精图治,自己大胆用人,自己能够治好得了绝症的大明。

没想到,却是他亲手将大明送上了绝路。

一时之间朱由检的心情极为复杂,悲切、无奈、恼怒,各种情绪汇集在一起,最终只化为一声深深的叹息。

难道这就是我朱由检的命吗?

但是忽然,朱由检的脑海中灵光一闪,等等…这位神仙如此了解大明,这位神仙还拯救过秦始皇的秦朝,还有太祖皇帝的大明朝…是不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