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第736章 赵俨和杜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6章 赵俨和杜袭 (1 / 3)

()吕布很早就听说,颍川是一个地杰人灵的地方,除了荀彧、荀攸叔侄和郭嘉之外,除了袁绍麾下的荀谌、郭图、辛评之外,还有四大名士辛毗、陈群、杜袭、赵俨,吕布曾慕名征辟之,可惜当时吕布刚到洛阳,名声不彰,均被他们拒绝。

后来董卓霸占洛阳,洛阳靠近颍川,战火蔓延,颍川四大名士为避战乱,分别离开颍川,陈群举家搬迁到徐州,辛毗跟随兄长辛评投靠袁绍,而赵俨、杜袭相约一起前往荆州暂避,并在那里结识了同乡繁钦,三人一见如故,顿成莫逆之交。

当时荆州刺史还是韩馥,他素闻赵俨、杜袭、繁钦之名,刻意对他们进行笼络,并以贵宾之礼对待他们三人,多次请他们入仕。赵俨通过观察,认为韩馥生xing怯弱,不能长久,坚辞不就,果不其然,过了不到一年,袁绍就窃取韩馥的荆州。

袁绍又延请赵俨三人,赵俨则认为袁绍sè厉内荏,外宽内忌,喜欢招揽人才却不能量才使用,不是一个成大事的主,继续坚辞不就,还劝说在袁绍面前炫耀文才的繁钦远离袁绍,以免抱憾终生。

三人继续南渡,隐居在长沙郡,静待时局。

后来吕布迎少帝于邺城,发布唯才是举令,并实施屯田制度,赵俨认为“吕镇北(当时吕布还为镇北将军)应期命世,必能匡济华夏”,于是就同杜袭、繁钦等人一起举家北还,然而司隶一带被董卓占据,他们无法北上,滞留在襄阳时,他们又被袁绍延请,不得已暂时为袁绍效力。

””此后吕布奇袭洛阳。两次击败袁绍,袁绍胆寒,遂却了北上跟吕布抗衡的决心,一心往南边发展,赵俨因此更看轻袁绍,数次准备北上投奔吕布。都因为时机不成熟而停止。

这次吕布扶持少帝还都洛阳,袁绍跟孙策在江夏一带正打得如火如荼,担心背部受敌,有心跟吕布恢复旧好,便派辛毗为使者,前去洛阳朝见天子,象征xing地贡献一部分赋税,当然重点是拜谒大司马吕布。

赵俨、杜袭、繁钦便携带家眷,混入辛毗的车队里。前去洛阳。

吕布得到赵俨、杜袭、繁钦到来的消息,大喜,亲自迎出大司马府。

吕布如此器重赵俨三人,实在是了解这三人在历史上都有值得器重的才能和表现。

赵俨最卓越的才能便是善于处理诸将的关系,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参军人才。

那一世,建安二年,赵俨投奔曹cāo,曹cāo任命赵俨为郎陵长。在郎陵。赵俨恩威并用,郎陵混乱局面迅速好转。赵俨在郎陵结识了阳安都尉李通。赵俨劝告李通忠诚于曹cāo,杀死了袁绍招降的信使,又拒绝了刘表的招抚,而后赵俨又协助李通率领阳安军民,平息了流窜于淮河与汝河之间的流寇,使阳安成为屏护许昌的坚固堡垒。免去了曹cāo同袁绍决战的后顾之忧。

建安六年,由于曹cāo采纳枣祗的建议实行屯田效果显着,就下令军队也实行屯田。曹cāo的三位大将张辽、乐进和于禁分别屯驻于长社、阳翟和颍yin,他们彼此之间..””由于功高位显而不服气,经常为一些琐碎之事发生争吵。以至于发生严重的摩擦,影响了军队内部的团结。曹cāo就任命赵俨为参军,参与张辽、乐进、于禁三军军事。赵俨运用规劝、疏导的方法消除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终于使三位大将消除积怨,保证了军队的团结。因赵俨治军有方,从此经常被任命为都督护军,统率协调曹cāo的高级将领出外征伐。曹魏建国后,先后持节督护荆州、豫州、雍州、凉州等地驻军,为军队的安定团结,竭尽全力。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克襄阳,斩庞德,降于禁,水淹七军,围曹仁于樊城。曹cāo任命赵俨为参军,助曹仁守樊城。他随徐晃率领的援军一同南下到樊城附近时,众将都请求直接攻击围城的关羽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