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第四百四十七章 赵时:“出征,雁门关,北伐,收取燕云十六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四十七章 赵时:“出征,雁门关,北伐,收取燕云十六州” (2 / 3)

不只是赵时,

赵时之外,除了狄青,韩琦,张亢,杨文广几人,已经在昨日出发,去调拨各路禁军之外,文彦博,韩琦,刘沆,包拯,赵宗实,高滔滔,都会跟赵时一起出发,一来,路上,赵时还能安排一些事情,二来,固然……京中有太上皇,赵时也完全不会觉得自己父亲帮自己处理一些事物是争权夺利,但是,不论是赵祯,还是文彦博等人,既然赵时登基了,那自然,他们都会以赵时为主,所以,御驾亲征是御驾亲征,赵祯监国是赵祯监国,赵时身边,还是会长时间的保留一个核心班底。

如若不忙,

许许多多的奏折,也会通过快马,送到赵时的面前。

哒哒哒

无人说话,

马队,直奔开封城外,开封城北门,水闸门之外,包拯,文彦博,富弼,刘沆等人,正在跟家人,学生告别,家人,学生,看到赵时一身戎装而来,急急忙忙下跪,叩首“臣,草民,叩见陛下。”

赵时抬了抬马鞭“平身吧!”然后,又摇了摇头“朕不打扰卿等,卿等自在叙话便是。”然后,赵时打马,准备走过这些人,去跟赵宗实,高滔滔见一面,便见,包拯正在抱着一个小婴儿,逗弄……

赵时马蹄一顿,

“老师,这便是那孩童吗?”

包拯不用像其他人那般对赵时毕恭毕敬,微微点了点头,多多少少有些感激道“这还要多谢官家,若非官家……”说到这里,包拯顿了一下,赵时也看向了包拯对面的滕妾,孙氏,你也……太没出息了,老师那不解风情的道歉,你携子要挟,竟然还是……这么快就被搞定了,亏得,朕还给你安排了织造大师的道路。

孙氏,

不知怎么,

就是,

微微有些羞愧的低下了头,赵时摇摇头“老师可曾起了名字?”

“还未。”

包拯明显整个人都年轻了许多,抱着孩子不愿意撒手,虽然,他曾经劝过赵祯,没孩子就没孩子了,赶紧把皇位让给别人吧!但是,真的轮到他,莫说这个年代的人了,就是九百多年后,难免也会宠爱有加“只是起了一个小名。”

“哦?”

赵时端坐在马背上,虽然,他如今也不过十**岁,但是,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孩子,虽然特殊了点,但是,应该也快出生了,所以,他对孩子,还是有了几分喜爱,弯腰,捏了捏小包绶的脸蛋,捏哭了人家,然后问道“叫什么?”

“官赐儿。”

赵时一怔,

包拯解释道“若非官家,老臣险险,便,痛失此子,所以,与其说是老臣命中有福,不如说是,官家恩赐,所以,老臣便唤这犬子,官赐儿。”赵时摇摇头,还未说话,孙氏也没如何,但是,包拯的继室董氏,长子儿媳崔氏,却是几乎异口同声道“官赐儿,何不,便将这个名字当作官赐儿的正名?”

“包,官赐?”

赵时有些愣神,显然,他记忆里,这小家伙,应该叫包绶才对,莫非,一不小心,我把人家的名字就拉低了几个档次,但是,固然,董氏,崔氏,多多少少是有些讨好赵时,想要让官家给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的意思,但是,包拯想了想,竟没有反驳,只是微微有些不敢看赵时道“也好。”

赵时无妨,

看了看,就这么一点可能是想要搭上皇帝的事情,包拯都羞愧的不敢看自己,索性,便也好人做到底,扭头对张欢庆道“让人拟一道旨,就言,朕观包拯次子,甚喜,特此正名,官赐,并,擢升为九品,太常寺少祝。”

“是。”

董氏,

崔氏,

甚至是孙氏,狂喜,包拯微微有些不愿,但是,赵时说完之后,便已经又捏了捏原名包绶,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