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寒门宰相> 一千八十二章 平天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千八十二章 平天下 (1 / 3)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世间第一流。

章越念此想到第一次至富弼府上拜访时所作。

无论中年潦倒或是老年落魄,其实是很多人都避免不了的命运,但在当初少年时,每个人曾那么相信自己是这个世间第一流的人物。

然而你今日的一切,是否为少年时的你所看不起呢?

章越清楚知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自己年少立下的志向,也是每个读书人士大夫明明德于天下的功夫所在。

自己一路从修身,再齐家,再到治国,如今走到了平天下这一步!

为君王扫清后顾之忧,开创万世之太平。如太祖皇帝所言,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须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灭夏,是为平天下!

当即石得一搬椅放在天子榻旁,章越入座后。

蔡卞石得一都侍立在旁。

石得一动手换了熏香,然后忠心耿耿地服侍官家,蔡卞从持笔不缀,将君臣二人言语写在纸簿上,日后归入青史。

同时蔡卞也是心切,看章越如何兴言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之既倒的。

他的眼底不由充满着深深的期盼。

官家道:“两路伐夏之前,朕犹觉得灭夏之事如反掌之间,今鄜延路大败,种谔,张守约等众将殁于王事。朕五内如焚,六神无主,以后是战是和,还望卿不吝吐露肺腑之言!”

章越听后将笏板放在石得一手中,轻抚短须言道:“陛下无须多虑。臣今日正是向陛下献平夏策!”

听此一言,石得一,蔡卞等人大喜。

从平戎策,在到平河湟策,终于到了平夏策。

官家道:“平夏策?卿速讲!”

蔡卞笔尖凝于纸上,心情急切之余,墨点都沾至书上。

章越坐定榻旁言道:“陛下,开边熙河乃熙宁以后的国策!臣依稀记得枢密副使蔡敏肃曾作词《喜迁莺》言熙河路太平景象,此词‘霜天清晓,望紫垒古塞,寒云衰草,汗马嘶风,边鸿翻月,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难报’。”

官家,蔡卞,石得一,章越吟诵此词不由联想起塞外茫茫,大战过后的熙河路的景象,不得不说蔡挺此词写得真是极好。

章越道:“这首词当年平熙河后,盛传都下,可知士心民心皆以平熙河为高,以陛下收复故土为圣明,此乃人心所向。”

官家闻言频频点头。

收复熙河,群臣拜贺,告于太庙,士民皆称圣明天子一幕,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献策最忌讳的就是上来长篇大论,说一些自觉得高屋建瓴的话,与人谈论不要说过高之理。要懂得与人共情。

章越道:“自古圣君讨未附之国,乃所以结固附我者。陛下此番伐夏虽未大举,但青唐从而附之。熙河青唐二十万蕃军奉陛下伐夏诏令,莫敢不从,此为臣为陛下所贺也!”

“而反观若不伐夏,则熙河不可久守。一旦熙河不可守,则西蕃之马无由复至,则夏戎必为蜀道之便。熙河弃则关中震,唐自弃河湟之后,西边一有不顺,则警及长安,川蜀亦为不守。”

“幸陛下圣明,克复熙河,一旦委之西夏,则后患益前,悔将无及。”

收复熙河路是天子登基后的最大武功,也是章越青云之上,云程发轫之始,这是君臣共同的利益。

办大事的人都是求同存异的,君臣分歧很正常,但没有君臣同利才是糟糕。

官家道:“然也,这熙河之土,朕绝不会让出一寸的。”

章越微微笑道:“其余闲地倒也无妨,但兰州一定要取!”

“兰州?”官家顿时气恼道,“李宪、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