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武侠修真>做不了帝婿就只能成贤圣> 第四十五章 满座惊然,无知狂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五章 满座惊然,无知狂生 (2 / 2)

食不果腹之苦,衣不蔽体之苦,亲人抛弃之苦,生存危急之苦,这些李归耕都经历过。

而像是李归耕这样,经历过这些苦难的人,在过去漫长的时光里面,犹如那黄河的河沙,数不胜数。

“世人知,墨寻言:天下可担大任者,非筋骨俱劳,体肤皆饿,心志有所炼者莫属,又可知,此言非生于墨寻官至一品之际,而生于墨寻年弱矿场运石之时?”

“世人知,孟鸠言:苦难之中长出金刚树,又可知,此言非生于孟鸠破南蛮,一战功成之际,而生于孟鸠被俘敌军,刑罚折辱之时?”

“世人知,姬临言:但见着人间圣人,谁不是苦难满身,又可知,此言非生于姬临超脱一品,成圣之际,而生于姬临于荒野之中,五日无食,三日无饮之时?”

墨寻乃是两百年前大献的一品大臣,年幼时曾被卖到矿场,体力运输矿石;孟鸠则是前朝将军,曾被俘南蛮,终日受刑,后逃脱,带领大军,大破南蛮;而姬临,则是儒家亚圣。

“此三者,不知苦难为苦难乎?知者而颂也,意在自勉,意在鼓舞同苦者!”

这三个人会不知道苦难是苦难吗?当然是知道的,人们对于苦难的最先认知本就是它不是一件好事,如今却违背这个认知去歌颂,其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自勉,鼓舞自身的意志,另一个则是将积极振奋的心态传递给那些同样身在苦难之中的人。

“此善德也!”

苦难是不可避免的,去研究苦难的好坏是没有意义的,你再研究,它也是一件坏事。

苦难不会因为你承认它是一件坏事,就对你有所优待。

而颂苦难的目的,也从来都不是真的在歌颂苦难,而是在表示当事者面对苦难时的积极心态,并通过颂苦难这样的行为,将自身的积极心态传达出去。

而如今一句寥寥“苦难不可颂”,是要将那些在苦难之中,以自勉为舟的人,心中最后的一丝依托,都剥夺掉。

也是在辜负那些想要将自己面对苦难时候的积极心态传递出去,以此改变他人面对苦难时的慌张绝望的先辈们的良苦用心。

此刻,李归耕的文章在会场里兜兜转转,最终落到了张之凌的手中,他一字一句看着,看过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

当看此处时,已至文章三分之一。

那近来有些阴郁的心情,似乎在此刻有了些许好转。

已经是忍不住继续往下看。

而李归耕脑海之中也浮现出了自己那一段段艰难的岁月,或许那个时候,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儒家文化,并无了解。

但是,在前世的文学之中,他却是受到了很多来自这样的于苦难之中自勉的文章的熏陶,否则,在过去的十五年里,在那寒风的缺衣少食之中,在那五邻六舍的无情之下,他或许也很难守住内心最后的一丝信念,早早被毁灭在了那北地之中。

“既苦难不可避,当于苦难之中坚着,于苦难之中奋发,于苦难之中狂放,于苦难之中一笑!”李归耕心中的信念便是如此。

不过,这些内容却都不是李归耕这片文章真正的重点,最关键还在后面的篇幅。

远处,张之凌已经颤颤巍巍地继续往下看了。

“然,勉励,只其一也!”

“其二,可少苦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