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其它小说>廉吏能臣34集电视连续剧> 章奇突然回到家里,家人和四邻八方乡亲都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章奇突然回到家里,家人和四邻八方乡亲都赶 (1 / 4)

9、章奇家 日

章奇突然回到家里,家人和四邻八方乡亲都赶了过来,把章家围得水泄不通,百姓纷纷议论……

章奇激动地说:“我根本没有想到赵大人会当堂放我!这真是一个为人和善,替百姓着想的好官哪!”

“是啊,是啊,我也听官府的人说,这位清官不请吃,不收礼,这样的好官到哪里去找呀!”一位老者说。

“看来益州有希望了!”百姓们纷纷附和称赞。

(旁白):“然而,也有些官员不以为然,认为赵抃是沽名钓誉,做样子给百姓看看,甚至还有人说他姑息迁就,纵容罪犯!”

10、赵府 夜

赵抃吃过晚饭,毛彦志送上茶水道:“老爷,近日听说新都县的知县贾世贵,凭着自己是益州路成都府通判的外甥。通判仗着皇宫里有人,有靠山,放纵无忌,花天酒地,百姓敢怒不敢言。”

赵抃点点头:“成都地处边陲,是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许多官员肆意妄为,违法乱纪,奢靡之风愈演愈烈。此风不刹,误我大宋皇朝。”

毛彦志说:“据说,这对甥舅还合计暗里向皇上递呈一份奏折,状告你呢!”

赵抃坦诚地说:“问心无愧,让他们去告把!”他想了一会儿接着说:“章奇之所以沦落到这个地步,其根源在于官府的制度。此问题不解决,百姓生活难以保障,犯罪隐患也难以消除。走,我们出去走走。”

“是!”毛彦志回应道。

11、街上 夜

赵抃带着毛彦志身着便装来到成都城最热闹的一段古街,这里茶馆林立,三教九流,各色各样的人喜欢在茶馆泡上一壶茶,三五个知己摆起龙门阵,借以消磨闲暇时光。

此时,毛彦志看到一位中年人迎面而来,忙上前问:“老乡,附近哪家茶馆生意好?”

中年人指指前面一条窄巷里道:“那里有一家‘子非’茶馆,非常热闹。”

毛彦志说声“谢谢!”便与赵抃朝窄巷里头的“子非”茶馆走去……

12、“子非”茶馆 夜

赵抃和毛彦志走进茶馆,确实生意不错。赵抃扫视了一下,只见一群茶客围坐在一桌,正愤愤不平地议论着本地官员请客送礼的种种招数。

赵抃和毛彦志便买了一壶茶,在旁边一张桌子上坐下,一边品茶,一边留意倾听起来。

“妈的,现在当官的真是生财有道呀,瞧那送礼的名目,越来越多,生日寿辰要庆祝,逢年过节要共喜,新官上任要接风,归官离任要饯行,州县间有喜事要致贺,甚至出了倒霉的事情还要慰问压惊。长管家里的婚嫁、丧葬、营宅、置田,属员都得有所表示。”一个汉子愤愤地说。

“就是啊!越来越贪得无厌了。而且,他们之间送礼从来不用自掏腰包,都是慷公家之慨,用的是库银,到头来肥了自己的腰包。”另一位中年男子说。

“库银还不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我说老兄,你家有条件,不如也去买个官来做做,不然赚死赚活的,不是白给那些当官的赚!不一定哪天倒霉,全给他们啦!”一位老者道。

赵抃正听得入神。忽然,毛彦志拉了拉他的衣袖,悄悄用手一指,原来邻桌一位茶客正独自一人凝神沉思,并暗自垂泪……

于是,赵抃便走了过去,施礼道:“这位兄台,坐这里方便吗?”

茶客忙收起眼泪,目无表情地点点头。

“小弟姓赵,初到贵地,兄台有何心事,不妨说来听听,小弟或许能解一二。”赵抃接过毛彦志递过来的茶杯,诚恳地说道。

“哎,小弟姓董,原是做茶叶买卖的,刚吃了官司,唉!一言难尽哪。”只见有人关心自己,这位茶客便一五一十地诉说起来,“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