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玄幻魔法>青洲大散修> 第110章 分 享 秘 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章 分 享 秘 密 (2 / 3)

,也就是魂儿。

一旦修炼成功,自身可 “散而为炁,聚而成形”,能“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或“吸阴阳之和,食天地之精,呼而出故,吸而入新,蹀虚轻举,乘云游雾”。

且“寒暑不侵、行及奔马”,达到“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天上人间,任意寄居,不受生死拘束”的境界。

公孙衍已经意识到“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世间万物都是天地与阴阳变化相互作用、阴阳相交融合的结果。

他自幼习医,知道体内器官躯体、精血津 液均属阴,喝的水也属阴,吃的饭也是阴,缺少的是真阳,是能量。所以“阴有余而阳常不足”,只有不断从外界补充能量,才能转化为自己体内的物质。

同时,“阳化气,阴成形”,阳主动而散,可促进万物的气化;阴主静而凝,可促进万物的成形。化气与成形,是物质的两种相反相成的运动形式。自然状态下,从无形到有形浑然天成,凡俗的生命形式都是有形的,神仙的生命可以无形,且能在有形与无形之间相互变换,所以修仙是“逆天”之举,不胜其难。

公孙衍对“道生炁育”的观点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领悟到凡人生命形成的过程是“虚化神,神化炁,炁化精,精化形”,而修仙则是“炼乎至精,精化炁,炁化神”的过程,就是所谓的“顺则生人,逆则成丹”。修仙最终可将生命回归于本源之道,至达长生久存。

当然,公孙衍知道这些观点更侧重于“内丹术”的修炼,但他认为“外丹术”在修炼过程中同样重要,决心走出一条内外兼修之路。

公孙衍最近因外出研习法术的缘故,一直没有炼丹,回来后不久,他又“重操旧业”,开始了炼丹术的研习。

他现在炼丹的火候、温度都已经把握得很好了,但仍有“焦丹”现象发生,公孙衍意识到这应该与炼丹所用材料有很大关系,他现在以炼制草木类丹药为主,问题应该就出在这些药材上。

早在公孙衍帮助父亲熬制丸剂时,他就意识到,药丸里木质东西太多,服用后虽然没有害处,但对治病也没有好处,而且熬制过程中会经常出现“糊锅”现象。

现在炼制草木类丹药经常出现“焦丹”现象,他推测起因也应该与此有关。还有就是动物类药材,其所含胶质也极易引起“糊锅”和“焦丹”现象发生。

他觉得若是先把 “精华”从这类药材弄出来,摒弃杂质后再行炼制,应该就能避免炼丹过程中的“焦丹”现象。公孙衍决定先从试炼“护脉丹”开始,这种丹药按“丹技总要”的介绍,对疏通经脉、保护经脉不受损伤很有效,所用材料也方便易得。

在试炼之前,公孙衍首先开始尝试从药材中“提炼”“精华”的方法。通常情况下,药材中的“精华”大部分用沸水浸煮就可以“提炼”出来,但像紫河车、红花、白芷、补骨脂等,以及各种参类药材,则以酒浸为佳。

这些知识对于自幼从医的公孙衍来讲,就是家常便饭,于是,对于那些不溶于水的药材“精华”,公孙衍尝试用米酒浸泡或浸煮的方式将其提炼出来。

此外,在以往药材的炮制过程中,还经常用到“九蒸九晒”的处理方法,公孙衍也打算将其引入炼丹的技能中。

“护脉丹”的炼制主要涉及桑枝、舒筋草、威灵仙、千年健、杜仲、狗脊等原料,其中像千年健、杜仲、狗脊这类材料,以公孙衍所掌握的医药知识,在入药时,采用酒制或蒸制的炮制方法后效果更好,既然如此,何不将其蒸制后再提炼精华?

想到就做,公孙衍来到厨房,让厨子准备好大号铁锅及大号多层蒸笼,告诉他要在厨房里蒸制药材。他自己则亲自去钟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