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1635改变世界> 第62章 改制与大爆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章 改制与大爆发 (1 / 2)

崇祯十一年底,定海共和元年末。

在九月初左右的时候,定海共和国将军府就用上了新纪年,采用共和纪年,取消传统的崇祯纪年,并且宣布将军府改制,定海共和国取消军政制度,进入了训政制度,将军府改组为总理府,由陈昊担任首任内阁总理,任命若干内阁大臣,其中包括国防大臣徐望祖中校、外交大臣张显武、其余大臣位置暂时空置。

新制度通过之后,总理府的第一件事就是理清全年成果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共和元年全年度国家经济发展以及财政收入数据。

磕磕绊绊,总理府纠结了民间以及政府一大群会计和账房先生,前后打算盘算了足足一个月才算清楚了各部门提交上来的数据,虽然具体细节上错漏百出,但总体数据与社会实际数据的误差应该还是控制在了百分之五以内。

定海共和国在共和国元年的生产总值大约在2000~3200万两白银之间,人均收入57.6两白银,财政收入四百二十七万两白银,总体收入之中,商业税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二的占比,其余收入就是农业税、财产税之类的税务。

共和元年整个国家进口了价值五百多万两银子商品,出口商品总额达到了一千四百万两白银,是典型的的出口型经济,主要的出口市场就是明大陆江南地带和朝鲜地区,其中占大头的江南市场,仅仅江南一地就消耗掉了定海共和国百分之七十多的商品出口份额。

这也让所有人都在庆幸,幸亏当初没有听议会那群蠢货,对江南发动战争,否则战端一起谁还能保障江南市场能够像现在一样如此消化定海的商品,自己对自己利润最大的市场开战,这简直就是再蠢不过的行为,英国佬搞二鸦战争也是贸易逆差大到了实在没办法,搞到最后连贩独都拉不回逆差,反而还把清帝国弄出的国货当自强搞出了清国人自己的国产鸦片,甚至都还返销英殖民地市场,这才不得不发起战争。

现在明定之间如此巨大的贸易逆差,按照道理发动战争的应该是明国,而不是赚了大钱的定海共和国,幸亏明国现在风雨飘摇濒临亡国,根本顾不上这点事情,否则放在大明稍微稳定一点的时候,指不定就是闭关锁国防止白银流出,然后发兵攻打定海这个政权。

算完了年度财政之后,总理府又统计出了定海共和国目前的常住人口,整个定海一隅之地海外孤岛,溗泗军刚到的时候,定海县不过七万左右的常住人口,而现在整个定海常住人口光是在册的正式公民数量就突破了四十万,算上外来的务工人口和经商的商人,总人口估计可以突破五十万,这纯纯的就是地狭人稠。

定海本地,尤其是舟山本岛的房屋价格已经暴涨了一倍,租金也普遍上涨,原来的那些原住民现在一个个都已经彻底放弃了农业开始转型包租公或者商人,最繁华的港区一幢目前定海最普遍的三层红砖房结构房屋,每月光是整栋出租就可以获得超过三十两银子的月租金。

早些时候来定海务工的大陆明人买了房子的现在一个个也都成了富户,来得晚的就只能租房住,依照区域不同,租金也不同,最便宜的偏僻地方至少也是半两银子每月的租金,最繁华的港口区和县城区住房每月租金已经高达4~7两银子每月,用于商业用途的门面房房租更是动辄每月十几两银子起步,最高的甚至创下过独户每月八十两银子的记录。

但就是这么的住房成本也挡不住更多的人拥挤向繁华地带,因为越繁华的地区工资薪水就越高,现在定海县城内一位普通的马路清洁工都可以获得月薪五两银子的收入,还有各种劳务补贴以及保险保障,普通的工厂雇工也可以获得每月七两银子以上的薪水收入,技术工种更是动辄数十两银子超高薪水。

工匠已经从以往的贱籍变成了一个崭新的新兴阶级,技术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