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我想宅在初唐> 第146章 工业改革和手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6章 工业改革和手枪 (1 / 2)

在李世民担惊受怕的时候,李宽在大华正式开始了工业革命。

蒸汽机经过不断的改进,已经制造出不少的‘先进’设备。

例如蒸汽农耕机、拖拉机等。

周报公布了,大华正式向大华民间出售各种工业机械并且提供技术指导,而这个公告刚一推出,大华百姓瞬间就炸了窝,疯了一样涌向杜如晦下辖的商务部询问具体事宜,而商务部也是趁机把上百种工业机械的价格,种类,功能等信息内容,贴在外墙公布了出来,同时还有更多的工业技术也伴随而来。

“蒸汽纺织机,据说可以比手工快了百倍不止,但可惜只适合大型制衣厂使用,家庭还是适合缝纫机。”

商务部门口,一个百姓遗憾的说道。

旁边挤满的人,也不知谁出言嘲笑:“就算你能用,你有钱买啊?”

“嘿嘿,买一台的钱还是有的!”

这百姓也不恼怒,而是得意的一笑,几年前承包了几百亩的土地,种植了辣椒、花椒等经济作物,攒下了不少钱。

瞬间惹得旁边的百姓一阵羡慕,心里不由的下了决定,上次的承包风潮没有抓住,这次一定要抓住机会。

这样想的人不少,纷纷打量着墙上的信息,判断着设备和相对的产业是否赚钱。

但不管他们是不是挣钱,大华是肯定赚的盆满钵满了,因为只是一天的时间,商务部签订的购买合同就到达了一千万元,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采购还会有几个高潮才会逐渐平缓。

同时,采购总额不断的推出新高,又间接引起了一次承包土地热潮,多出了许多新兴工厂和种植区。

好在大华提前进行了土改,已经把土地化为国有。

为了不让工业出现无序建设的行为,李宽专门划出数个工业区让这些商人进驻,这样做同时也是为了方便管理。

工业区建立在城外,安排了公共马车,这样的安排得到了百姓的称赞。

工厂也开心的进驻工业区,因为政府给他们提供了运输服务。

当然,运输服务只是暂时的,等以后有人开设运输公司,政府的运输服务就会停止。

各项措施和新式设备一个接着一个的发布,百姓们突然感觉自己的脑袋都有些不够用了。

虽然百姓早已经觉得已经习惯了大华不时推出新事务,可耐不住如此密集的发布,让他们几乎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但是无论怎么样说这种改变对他们来说是有益的。

因此,大华很快刮起了新设备驾驶和使用的学习风潮,毕竟买不起新设备,但新设备的使用和驾驶总要人操作吧,这不就是一个机会吗。

不得已之下,李宽只能借用了中学的教学楼。

白天学生上课,晚上就给百姓培训。

同时把一些科学常识普及给百姓,让他们明白最基础的工业知识。

“不错,百姓对这次的决策还是很认同的嘛,都积极参与到其中。”

平阳拿着最新的周报,上面统计了上个星期的设备采购总额、新建工厂和耕地的数量,还有就是百姓积极参与培训。

坐在一边的李宽则说道:

“这就是扫盲的好处,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能接受新事物。

而不像大唐的百姓,只会盯着一亩三分地,恨不得老死在地间。”

其实李宽说的不对,大唐的百姓并不是不想走出土地。

只是在各种的压迫下,他们要保证自己活着就已经很累了,没有精力去接受新的东西。

李宽手里也拿着周报,看到工业区的消息时,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再次开口:

“姑姑,工业区的垃圾和污水处理要注意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