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仙侠小说>小族长的奋斗> 第9章 诗会(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诗会(上) (1 / 2)

张恪和周通在杨博的带领下,走进了荷园。此时,巳时将过,园中已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张恪是第一次参加诗会,不住的东张西望。周通和杨博,之前倒是参加过不少此类活动,但一个年纪小,一个才情有限,基本都是来打酱油的。不过,杨博因为舍得花钱,也办过一些诗会,不少学子因此对他个人倒也有几分尊重,毕竟再怎么清高,真要办活动的话,也是需要金主的。因此一路上,倒是有许多人和其打招呼。周通世居京城,虽然年纪还小,虽也认识些人,但总的来说,还是杨博面广。而张恪就纯粹是生面孔了。不过,当偶尔有人出于礼貌问起张恪的姓名来历后,杨周二人为其介绍:此乃张恪张敬之,晋州人氏云云时,対方总会表情管理失控一下,如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倒让三人颇为讶异:这帮人什么意思啊?怎么一副见鬼了的表情呢?直到…………

"增文兄,快过来,我这儿新拿到一首词,委实是近年来少有的佳作,让你欣赏一下。"

"哦,启明兄,诗会不是要到午时才开始吗?怎么现在就有佳作呢?"

"非是今日之作,听说是几个月前所作,今日有人凑巧拿到此处,如今已传遍荷园了。"

"哦?能让启明兄如此赞誉有加,那是哪位名士的作品了?"

"是一个叫张恪张敬之的写的词。此人几年前,写过一首诗,诗名《咏鹅》,增文兄想必也是听过的。"

周杨二人同时转头,望向张恪。我说,怎么刚刚那些人听他们介绍过张恪的名字后,一个个的都表情奇特了,原来如此啊。接过那位"启明兄"递过来的纸,一同看了起来,俩人倒也好奇不已,也不知道张恪写了什么,让这些人这么推崇。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启明兄"见张恪面生,主动拱手道:"在下陈亮,京城人,敢问兄台……?"

"张恪,晋州人氏。陈兄,久仰!"

"呵,久仰久仰。呃,你叫什么?"陈亮有一瞬间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但马上又意识到了某种事实,不由得表情恍惚难明。

张恪不得不再次拱手介绍自己:"小弟张恪字敬之,晋州人士,这厢有礼了。"

此时,杨博已经看完了那首词作,意味深长地看了张恪一眼后,又朝陈亮点了点头,确认了一下张恪的身份。原本以为这个新交下的朋友,谦逊,博学,雅致,不落俗,是个可交之人。可又忽然之间发现他还可能是个天才,这就有点超出自己的预期了,要不要重新调整彼此的定位了?可是,那又显得刻意和俗气了,岂是交友之道?唉,纠结啊!倒是周通没有太感意外,因为他曾在堂妹周薇那里看到过张恪写的另一首词《雨霖铃·寒蝉凄切》。这两首词,一写春,一写秋,但皆情感充沛,在写景喻情,调动读者情绪思维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毫无疑问皆是上好词作。

张恪看了眼那张纸,他当然不会忘记这是他在黑龙城时为了帮江风出头,写的词。但是这词是怎么传到这里的,是当时有人恰好在现场目睹过,如今将其带来京城了?要知道,相隔不过短短几个月,以现今的通讯手段,即便是以朝廷的资源去传播信息,都是极为低效的,何况是民间自行传播的。到底是什么人,将这词传到这里的?好在,没一会儿,他便得到了答案。

茶亭内,李严正站在自己爷爷李泽身后,小声禀报着什么。从事一辈子教育事业,李泽一向严谨,无论是对自己的学生还是自家孩子。不过,自从致仕之后,最近这些年,倒是比从前开明了许多。以他的年纪还愿意每年出面主持诗会,也是想给年轻人们更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