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仙侠小说>小族长的奋斗> 第3章 途 中 轶 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途 中 轶 事 (1 / 2)

却说,另一头,楼船之上。当无功而返的几个年轻男子上船后,楼船上十多个年轻男女便立刻围了上去。那几个男子摊了摊手,道:"那个人,已经中途下船上岸了。"

那些人闻言纷纷惋惜不已:"太可惜了";

"那小白狐好可爱啊,可惜见不到了";

"早知道,就应该早些调头追上来的";

吵嚷了一会儿后,众人纷纷看向其中的一个女孩,就是她最先看见倾城和张恪的。女孩笑了笑,道:"见不到就算了,我也是见那白狐太过惹人爱,便一时任性调头追来。没想到,终究还是无缘再见,反倒连累诸位陪着我白跑了一趟!"

"芯姐姐,如何这般说了,跟我们怎么还客气起来了。"

"是啊,唐小姐,说什么连累不连累的,言重了。"

"就是啊,反正咱们就是出来玩儿的,本来就是要跑来跑去的嘛!白跑一趟就白跑一趟,有什么关系?"

一众年轻人纷纷安慰起这女孩,显见这女孩在众人中有着极好的人缘。女孩见状,笑了笑,不再说什么。气氛又复热烈时,忽有一女孩道:"可惜,这次来玩,周薇死活都不愿意跟我们出来,气死了。"

"哦,这是为何?咱们这一趟,是去拜访李大家的。周薇不是一向都很崇拜李先生的吗?为何此次竟不愿与我等同行前往?"

"具体的我也不知,不过好像听说她要在家等一个人,那人最近会赴京,她怕错过了。"

"哦?等人?是什么人啊?竟能让周薇如此的看重?"

"这个事儿嘛,我倒是知道一点儿。听说这人乃是周侍郎的学生,与周薇自小乃是青梅竹马之交。"

"哦!竟有此事,不过,周侍郎一家回京还不到一年。之前他们一家好像一直都在哪个小城里,一直待了好些年吧?"

"这个我知道,是一个叫晋州的小城。想来他们就是在那儿结下的交情。"

被众人称做唐小姐的女孩,闻言惊声道:"莫非,是那个张敬之要上京了?"

其他人闻声看向她,纷纷奇怪道:"唐小姐,你认识那人?"

唐小姐摇了摇头:"不认识,只是听薇儿妹妹提起过。"说到这儿,又看向众人笑道:"其实,大家虽然都不认识这人,但他有首诗,想必大家都是听过的。"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好奇心下,纷纷询问。唐小姐倒也不卖关子,道:"这位张敬之,张公子十一岁时,写了一首诗,诗名叫做《咏鹅》!"

"啊?"

"哦,原来是《咏鹅》诗啊!这倒确实是听过的。据说连皇帝陛下都夸过这诗呢。"

"嗯,没想到,这诗是周薇的朋友写的。难怪她宁可在家等他上京,也不和我们出来了。"

唐小姐边听着他们的议论,边想着她曾经在周薇家中见过的一首词。那是首让人一见便有惊艳之感的好词。见到那首词后,她便忍不住向周薇打听了一下那首词究竟是何人所作。而后,她便记住了那个名字:张恪——张敬之。

唐小姐想着那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嗯,能写出这词的张敬之,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忽然间,有些想要回京去看看呢……!

*****

话分两头。

且说次日一早,张恪等人上得船来。船东老赵,一见面便向他们说起昨晚的事来。张恪听完,略感疑惑,他确定自己是不认识那些人的。至于对方为何要特意调头来找他,他委实也是一头雾水。想了想,终究不得其解,也只好摇了摇头,将这疑惑抛在一边。不过,虽然此事来得有点莫名其妙的,但张恪还是真诚的向老赵表示了感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