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武侠修真>见英雄略风骨> 第三百八十五回 最忆处难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五回 最忆处难诉 (1 / 2)

第386章 最忆处难诉

“铮…”随着这一声断金切玉的弦音,响彻在前厅的满室蕴藉里,原来是一曲古拙的琵琶乐响起,不禁让本透着一股清徐之风的雅室,竟然四面埋伏,到处渲染着杀伐之气。

走进来的鲁广达欣然回过神来,这里倨傲着雪梅严寒独自开的孤逸,自然不是一般的凡俗之地,而且自那位神情内敛虽俯首帖耳却俨然不屈的此地奴仆将他引进来,其中的贬鄙也是不屑一顾,因为他出身军武,自然不会是以文林汉府自居的门第所能接纳,所以处处透着一股不适与疏远。

这里果然是以江南风尚熏陶之中的翘楚,被一草一木装甸的很沉韵,且洗礼了俗世的深埋,留下了一个只有书香名邸泛来的印象,前厅离府门仅一里之遥,途中经过小径,竹篱、绿植园圃,文雅气息扑面而来,把沿途悠然见南山的旷远及才情体现的淋漓尽致,不拘一格。

反而飘荡在空中的落叶,也渐渐有所思绪,这里果然还是沉静中透着凄迷,放达不羁里兼顾着深深的底蕴、意境,不愧是冠盖满京华的引领所在,一砖一瓦都备添崇慕及风雅。

“难怪这里以江南文府自居,它的匆匆一瞥,也胜过无数的雕琢与点缀!”鲁广达径直往前,脑中不禁觉得原本继承了这乔迁以来的南方劲韵,却可以如此的泼墨均彩,看来这位响誉儒林的老皇爷也尽负才情,悉数都融化在这一草一木却一眼也繁华的重重楼阙里,但是早也腐朽不堪的士族风度,岂非也是一种魔咒,磨硌的他们弃也不是,收也不是,偏偏这种微妙又似乎回光返照,仿佛延续了几百年的魏晋之风,尽数弘扬、烘托在这历经风霜俨然雕檐斗拱的门楣之间,久久的不曾间隙。

“好一个据传府啊!”那曲高和寡却依然凌厉铿锵的曲音频频的传来,自厅中飘扬出来,不但气韵饱满,而且旋律浮动有力,瞬间击碎人的心里防线,跟着一曲一调鸣动沉吟。直到他摇头一叹才转为思虑,想来那位弹奏如此一曲技惊四座,充满枰然心灵的旋律飘荡在府中四周的人,定然是那位带领南方文坛走向复兴魏晋之慰籍的据传王皇据,他的诗书风雅,闻名遐迩,饱经文府之济演独领传承之风骚,已经与当初竹林之游的媲美且相得益彰,又谦谦君雅深厚绵延。

只是这一曲蕴藉的铿锵以再也明显不过,层层的充斥在假山、池塘,阶前和瞻仰着隽永之气的厅檐,既跌宕起伏又巍巍然沉淀、压抑,迫的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这杀机四伏的据传府,免不得也要俗套些,向来不问朝堂之事的这位老皇爷也动了干火,要也一曲占据心灵瞬间并炸裂开来的琵笆古曲点明他的立场,就算他不过问这繁琐又铿沉的政局之事,但一旦涉及大陈皇室的安危并毫无保留的偏私维护,那怕有违此心,也在所不惜。

鲁广达深知这点,所以才在那位管氏一族的少主自称老幺管自行神秘诡测的来到,并想以自身来劝谏据老皇爷,不要听信他人的挑唆,但似乎总揽着一切权力的据老皇爷也早也阐述了答案,偏偏他又不自知的满心期许的来到,自从管氏一族的少主口中说出那一句“千里江山孤枕眠,从此疆域金瓯缺。”时,他们也没了可以转圜的余地,其中的寓意说明江南此刻不能乱,所以只能牺牲向来以朝堂基石辅助之称的名动宅,——北旅括易集一室的名动宅!

鲁广达仔细聆听,曲中夙愿也清,虽继续延续那股浓烈、略微沉吟的铿锵之意,但隐隐透来的决绝也相当明显,他们这些外来的寒门将士不过是抵御外诲的踏石,只为集权皇帝铺陈的天授之路,这种根深蒂固的儒政思想监固束缚着众人,所以他们别无选择,如果今日他不奉行命令,不但其前身江夏军的编制不在,就连自己的性命及下放来的军权也要被回收,不然戍守着坚不可破的石头城,阻挡的不但是来至括易一室的人,而且任何的怨言及松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