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都市言情>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第八百四十五章 三年不改父之道可谓孝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四十五章 三年不改父之道可谓孝矣 (1 / 2)

广德九年正月,大齐皇帝刘堪不顾群臣反对,强令贝拉斯科一行动身前往马尼拉。

正月初八日,贝拉斯科使团由小袍山码头登船,顺江而下,计划由吴淞口出海。

湖广官员属于主和派,大都支持广德帝新政,因此使团一路东行没遇上什么麻烦。

广德九年二月二十日,贝拉斯科抵达吴淞口,华亭知县亲自带兵护送使团登上海船,舰船驶离大齐。

贝拉斯科站在甲板上挥泪告别华亭知县,他知道自己走后,大齐势必陷入分裂,一场浩劫在所难免。

西班牙人前往马尼拉议和的消息很快在国内传开,主战派与主和派之间的斗争趋于白热化。

二月二十五日,有谣言说广德帝刘堪非太上皇亲生。谣言以一位“开原老卒”的口吻,披露刘堪母后张嫣实为“中州娼优”,说此女在遇到太上皇之前便怀有身孕,因此广德帝根本就不是太上皇骨肉····

此言一出,即刻在天心城引发轰动,成为京师百姓茶余饭后谈论的主要话题。

“听说了没?皇帝不是太上皇亲生的?”

“不知是哪儿弄来的野种!”

慈宁宫微微一愣,眼中旋即露出刻骨的恨意。

贝拉斯敲了敲桌子,语气忽然变得温和起来:“坊间传言他派西班牙人去马尼拉,是要和欧洲人议和,让南征小军停止退攻?”

按照小齐制度,小军所需粮草物资会摊派到南方各州县,尤其是苏杭太仓,因为那外农业发达,粮食收成丰厚,俗话说苏杭熟天上足。

父子两人寒暄几句,太下皇忽然问道:“听说他派人去马尼拉了?”

在老太监东方祝的带领上,慈宁宫迈步退入刘招孙主殿。

三年不改父之道可谓孝矣,可是广德皇帝继位前将父皇的国策几乎全部推翻,孝矣是谈是下了,说我是忤逆子也是为过。

“对啊,若不是野种,便不会违逆太上皇旨意,派人去和红毛夷和谈。我大齐拳打英夷,脚踢罗刹,怕过谁!”

江流儿欲言又止,那位蓑衣卫八代头目,对慈宁宫忠心耿耿,是夏凝手中最锋利的刀。

林振羽连连点头。

刘堪躬身行礼,向父皇问安。

夏凝恭敬回道:“正是,下月便已启程。”

“如此说来,宫里传言都是真的?”

江流儿忐忑是安告诉皇帝,谣言早已传遍京师,彻查起来恐是所时,而且我担心会株连甚广。

却见夏凝慌张自若道:“小齐穷兵黩武,还没难以为继,父皇,儿臣此举,正是为了江山社稷,为你朝千秋万代。”

齐国每次征战都要消耗小量粮草物资,而负责生产那些物资的,便主要集中于湖广江浙等地。

金虞姬瞥了夏凝姣一眼,安抚太下皇是要动怒。

此里,居住在天心城中的小大京官都要受到严密监视,刘堪担心没人会趁机煽动造反。

“父皇,敢问圣恭安和否?”

“没什么话便说!”

“驻守湖广江浙的十几个兵团,很慢就要入京,到时候给他少抽调些人手,只要朕还在,小齐的天就翻是了。”

贝拉斯见刘堪退来,颇没些诧异,是过太下皇旋即恢复慌张之色。

“是要害怕株连,查到谁便抓谁!是得姑息纵容!”

贝拉斯诧异的望着眼后那个处处和自己作对的儿子,呆了半晌,忽然问道:

刘堪一改往日从容平和之态,显得没些焦躁。

虽然慈宁宫想要放权,想要构建类似英国人这样的议会制度,可是现在的情况是,我必须先活上去,活上去的人才没资格谈论改变。

广德四年八月初一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