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都市言情>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第127章 红颜(七夕祝福刘招孙金虞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7章 红颜(七夕祝福刘招孙金虞姬) (1 / 3)

孙思邈的《千金方》果然不凡,汤药下去,金虞姬便渐渐恢复血色,三日之后,这个顽强的朝鲜丫头终于脱离了危险。

刘招孙则继续忙碌。

原以为浑河战后,可以放个长假,带着金虞姬出去度度蜜月,烟花三月下扬州。

现实是残酷的,红颜薄命,而且,刘招孙很快发现,不打仗他竟然更忙了。

满桂带走了一千颗真夷首级,留下五百匹战马以及部分蓟镇贸易份额。

这样的交换,两边都不吃亏,红尘三侠的感情也进一步加深。

刘招孙估计以后类似的合作会有更多。

刘招孙被虎墩兔坑了两次后,对蒙古人彻底心灰意冷。

这次新建立的贸易体系,朝鲜、辽东、蓟州三方都会受益,蒙古各部则会受到盘剥。

世界本就是不平等的,刘招孙倡导的公平只是一定范围内的公平。

他派人将浑河两岸的后金兵尸体集中掩埋,不是因为宣武将军对建奴有什么恻隐之心,只是担心这么多尸体堆在岸边,等到开春后天气转暖会引发大规模的瘟疫。

沈炼和魏忠贤从京师传回情报,内阁和老皇帝认为平复辽东,兹事体大,各派势力还在友好协商。

对于刘招孙的封赏和川浙兵的抚恤,大家争论不休,从给每个士兵的人头赏到底该发几两到对刘招孙的爵位封赏是封侯还是封伯。

东林楚党浙党吵得不可开交。

总之,这几日内,袁应泰和查验军功的京官应该不会赶到沈阳。

刘招孙便趁这个时间窗口,继续扩充自己实力,充分消化浑河血战的战果。

浑河血战半个月后,开原哨马终于发回消息。

围困开原铁岭两地的正白旗人马全部撤离。黄台吉率残兵回到赫图阿拉后随即称汗,同时废除了努尔哈赤的天命年号,不再建立年号。

老奴的几个福晋被殉葬,据说有人想发动一场针对新任大汗的刺杀行动。

按照约定,黄台吉主动让出辽北全部城池。

八旗军撤退时,裹挟走十多万辽民,还带走大部分粮食和牲畜。

黄台吉甚至连地里刚刚成熟的稻子和高粱都不放过,顺带帮刘招孙收割打包运回赫图阿拉了。

当然,新大汗没把事情完全做绝。

抚顺、清河堡、宽甸等十几个城池屯堡留下一些汉人,人口加起来超过五万。

没抢光的粮食足够这些人支撑到明年开春。

刘招孙和康应乾经过分析,认为八贝勒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尽快在八旗中树立权威,稳固他根基浅薄的汗权。

黄太吉暂时不敢和开原撕破脸,至少要维持表面的和平。

除了掠夺蒙古和朝鲜,建奴现在没别的出路,掠夺朝鲜可以忽略,因为他们南下东进的通道很快将被开原军封堵。

乔一琦和袁崇焕把开原战兵动员起来,连同所有屯户和商户,杂七杂八共凑足一万二千人,迅速占据了抚顺清河宽甸等地城池。

然而随着摊子铺开,辽北各城兵力过于单薄,粮草匮乏。

乔一琦担心时间久了,各地人心浮动,到时候不等建奴反攻,就自己乱了,他不断派夜不收南下,催促刘总兵他们早日回去。

刘招孙在沈阳暂时脱不开身,他回信给乔一琦,让乔大嘴坚决执行半年前开原占地时制定的规则:

穷则搁置争议,达则自古以来。

眼下丁碧李如桢等辽镇军头全部毙命,他们名下的田地、商铺、宅院便全部该由开原接管。

刘招孙鼓励乔一琦和袁崇焕,胆子要大一些,要在辽北各地全面开展圈地运动。

赶在袁应泰赴辽前,占地越多越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