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都市言情>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第88章 我与林丹汗有个约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8章 我与林丹汗有个约定 (1 / 3)

万历四十七年九月初四,童仲揆、秦民屏、秦邦屏率五千白杆兵,经数月艰苦跋涉,终于抵达沈阳,驻扎于沈阳城北。

九月十六日,陈策、张名世、戚金等将领率六千戚家军也抵达辽东,在熊廷弼的协调下,戚家军驻扎于沈阳城东。

九月十六日,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由,以后金皇帝的名义,向大明发出了国书,国书由后金使者亲手交给了辽东经略。

国书内容大致如下:

十五日内,明军全部退出辽东;明国须赔偿大金五百万两白银;双方约为兄弟之国;明国放弃对朝鲜的控制;

熊廷弼接到信后,立即将送信的后金使者斩首,派塘马将建奴首级连夜送回京师,同时再次向皇帝求援,请求朝廷增派粮饷。

九月二十四日,努尔哈赤率八旗大军南下,真夷战兵七万八千人,分三路出抚顺关,向辽中进发。

入辽中平原后,科尔沁、炒花等蒙古部落也纷纷加入对大明的讨伐行动。

蒙古人约一万马兵汇入后金军,加上数万随军包衣和辅兵,此次后金对大明作战的总兵力超过十二万人。

由于刘招孙引发的蝴蝶效应,熊廷弼在辽东的作用大大减弱,后金提前完成了对叶赫吞并,提前完成对部分蒙古部落的整合,总之,这个位面的后金实力比原本历史上更为强大。

八九月间,后金运送粮食的牛马车从赫图阿拉一直延伸向抚顺关,百里路途,粮车络绎不绝,每天都有包衣阿哈被活活累死。

辽镇放弃了周围大片屯堡,也拒绝和刘招孙采取联防行动,因此后金军可以从容不迫占据辽沈周围大片区域,这就保证了他们运送粮食的安全。

尽管如此,努尔哈赤还是从各旗抽调十牛录甲兵,埋伏于开原至沈阳的道路上,防备刘招孙派兵断绝大军粮道,同时也进一步压缩开原的防御空间。

四大贝勒中,除了黄台吉,其余人都力主攻打沈阳,黄台吉多次劝说后金汗,让努尔哈赤调集重兵,趁刘招孙元气大伤,先行占据开原。

为了说服父汗,他还举出了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赵光义先易后难,后来痛失幽云十六州的教训。

努尔哈赤冷冷回道:

“刘招孙不是大金,朕才是!”

有了上次开原血战的教训,除了黄台吉自己,没有任何人支持他的这个决定。

白杆兵和戚家军赶到沈阳前,后金哨骑便开始出没辽沈周边,不断压缩辽沈防线,辽镇中敢战的夜不收纷纷出城,与后金哨探爆发几次激烈战斗,双方各有死伤。

在丁碧等将领的命令下,这种主动攻击的行为很快被禁止,辽镇数万人马龟缩于城池中,坐等援军。

九月二十日,刘招孙派出秦建勋、袁崇焕、乔一琦三人前往沈阳。

他们将在沈阳联络友军,同时向两支客兵索要一些粮食补给,按照刘总兵的计划,最好是要来一支援军。

临行前,刘总兵对乔一琦面授机宜,又将开原的重要机密给乔监军说了一遍,包括但不限于兵力部署,粮食补给,战马数量,水源,武库位置等。

刘招孙提醒乔公子,到了辽镇,千万不要把这些机密告诉给任何人。

“刘总兵放心,本官向来守口如瓶,不信你可以去问康监军。”

刘招孙笑着点点头,让乔一琦退下,又单独招见秦建勋。

刘招孙将准备好的书信递给这位少年将军,叮嘱他到了沈阳务必亲手转交他父亲秦民屏。

秦民屏是白杆兵将领,原本历史上,他与兄长秦邦屏于浑河血战战死。

最后,刘招孙叫来了袁崇焕,让他到了沈阳要大胆向两支客兵要粮食,不要有顾忌。

袁崇焕听了这话,面露为难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