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都市言情>金句制造机,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 第124章 开创两个先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4章 开创两个先河! (1 / 4)

等,等一下,这……

这是什么?

从顾知书开口,讲出第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开始,

所有听众都如同被施加了诅咒一样,真的“茫茫然”了。

一个个都愣在了原地,眼神之中透露着迷茫。

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都听见了什么?

一首……词?

尽管不是所有人都有深厚的诗词功底,但结合前面顾知书讲述的那个“故事”,理解这首词的意思不算太困难。

十年!

原来刚才故事里的时间跨度,竟是来源于此!

顾知书所说的,哪里是什么故事啊?

分明就是——

一首诗词!

他是把诗词的内容,铺陈展开,填充血肉,然后改编成了一个白话文的故事文本。

所以才会有十年的时间跨度。

所以才会最终停在了月光洒落在墓前的场景。

因为——

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结束在这里,于是故事也就停留在了这里。

在短暂的惊愕过后,一股颤栗的感觉,仿佛从灵魂之中升腾而起,让无数听众的手脚都在忍不住轻微颤抖。

这首词……

这首词!!

对于诗词的评判,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

但哪怕你对所有的评判标准,都一窍不通,当遇上一首好的诗词时,你一听就能明白,这就是好诗词!

不需要理由,无需过多解释。

因为从灵魂深处升腾起来的那股颤栗感,已经给了你最好的回答!

就像一首好歌一样,只需要听旋律和歌词,就能知道它是好听还是不好听。

唯有那些质量一般的作品,才需要作者去百般强调,这种旋律是如何如何高级,这里的创意是如何如何难得等等。

有点好笑!

歌曲本就是创作出来给人听的,当别人听歌的时候,都感受不到你歌曲的魅力,难道靠旋律之外的解释,就能让歌变得好听起来了?

荒唐至极。

还有电影也是同理。

观众坐在电影院里,欣赏不来你大导演拍摄的“高级技巧”。

出来给了差评后,导演反而指责说是观众没有品味,看不懂自己拍的这部电影。

还委屈起来了?

拍出来的电影,观众看不懂,难道不应该是你导演的问题吗?

所以,好的作品,特别是那些流传极广,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是不需要太多解释的。

只需要看一眼,听一遍,就能让人牢牢地记在心底,回味悠长!

如果说,从故事性的角度出发,刚才顾知书所讲的内容,还有瑕疵和质疑空间的话。

当这首词被拿出来时,所有的质疑声都瞬间被淹没消失。

两者已经不是一个维度上的事物了。

当有这么一首词在背后压阵时,哪怕把世界上所有精彩绝伦的故事剧本拿过来,都无法盖过这一篇“故事”的光辉。

因为这是一篇——

千古绝唱!

“上面这首词,名为《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文人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下的一篇悼亡词。”

悼亡……词?

在大佬聚集的聊天群里,此时也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老曹,你是这方面的专家,来帮我回忆回忆,历史上,好像没有悼亡词这个说法吧?”张子青问道。

他都有点拎不清其中的门道了。

曹秋冰很快就给出了答复:“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