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大秦:称帝> 第107章 秦国离不开苏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7章 秦国离不开苏文 (1 / 2)

“以法治国,以吏为师”的方针是李斯提出来的,但现在嬴政要彻底推翻它。这意味着法家的根基正遭受严重冲击。这对李斯等一众法家出身的大臣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嬴政虽然没详尽解释,但字里行间透露出,今后选拔官员不再偏袒家族,平民晋升的可能性甚至可能超过贵族。两者的动力差距明显。

有些贵族子弟天生优越,才智出众,自然容易进入朝廷,但也有很多不思进取、浑浑噩噩的纨绔子弟。

而平民因为生活的艰辛,为了改变命运,会格外努力。如果新政成功,官场上很快会出现许多新面孔。

那时,派系斗争只会显得可笑。

这对每个官员都有深远影响。他们或许能在背后操纵,但不会傻到认为嬴政没考虑这一切。很可能,他已经有了周全的计划。他说了,这是决定,不容置疑。

此刻,包括李斯在内的所有大臣都在绞尽脑汁找对策。显然,嬴政决心改革。而这个改革方案,偏偏出自那位宛如神仙的男子之口。

无论谁,他们都无法对抗。就算全体反对,也难以改变嬴政的决定。他可能会在压力下退让,至少不会动摇根基。

然而,苏文的存在使他们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是连嬴政都畏惧的人物。李斯和冯去疾见识过苏文的手腕,不敢有丝毫违逆。

尽管不愿承认,但他们宁可得罪嬴政,也不敢得罪苏文。毕竟,神仙发怒太可怕了。

在犹豫中,嬴政嘴角勾起一抹笑。他看出了大臣们的复杂情绪。看着欲言又止的大臣们,他心中暗爽。平时这些人早就吵翻天了,今天却一反常态。

一方面,他们被他刚才的怒火震慑,不敢轻举妄动;另一方面,苏文安静地坐在一旁,让他们有苦难言,脸色憋得通红。

李斯和冯去疾不作声,无人敢出声。一时间,朝廷气氛尴尬。大臣们互相打量,似乎在无声交流。没人支持,也没人反对。

苏文淡然地看着下方,微微一笑。看来情况比他预料的好多了。

这些能言善辩的大臣居然这么快就屈服,而且教育改革对他们影响巨大,动摇了他们在朝廷的地位。甚至可能几代后,他们的家族风光不再。

他们能忍受,苏文不得不佩服。他看着憋笑的嬴政,一脸无奈。其实,他心里的怒气已消散。

毕竟,嬴政没做过对不起他的事,对他和家人也算仁至义尽。之前的疑虑人之常情,无需计较。

苏文懒得再追究,反正他已尽力消除隔阂,结果就交给时间吧。天地之大,没有他去不了的地方。秦国不行,还可以去图安。

别看图安小,苏文若想,不久就能把它变成秦国那样的强国。从始至终,主动权都在他手中。

高兴了,就帮忙;不高兴,大不了离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苏文无所谓,大不了全家离开秦国。而嬴政害怕这一点,现在对苏文恭敬有加。

苏文可以离开秦国,但秦国离不开苏文。谁能保证苏文走后,不会有别有用心的人说是他们逼走他的?

他是秦国的国师,是民众的信仰。信仰一旦崩溃,秦国将陷入混乱。

所以,嬴政现在很听话,至少在苏文面前。如果苏文走了,他的秦国可能就完了。况且,苏文救过他,给他增元丹让他重生。

这份恩情,即使是帝王,也无法忘记。苏文为秦国所做的,连他自己都得佩服。没有苏文,就没有现在的秦国,结局只能是二世而亡。

感受到苏文的目光,嬴政转头回以微笑。他对国师的天才构想深感佩服。军事、经济、教育改革同步进行,秦国将焕然一新,具备征服世界的资本。

匈奴、百越只是开胃菜,更广阔的世界在等待他。这一刻,他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