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章 贫困的大明 (1 / 2)

见皇帝震怒,群臣不约而同低下头,生怕成为下个被责罚的对象。

朱元璋双手紧握龙椅扶手,深吸几口气,才勉强平息内心的怒焰。

"这不是讨论此事的时刻。户部尚书,立刻让你的人估算一下,要缓解武昌及周边地区的灾情,需要多少粮食?"

"微臣估计,至少需要三十万石,还不包括药品和其他必需品。如果长江再次决堤,这个数字还会增加。"

户部侍郎缓缓抬起颤抖的头,小心翼翼地回应。

"三十万石远远不够!"

朱高炽向前一步,根据户籍记录,武昌及其周边至少有三十万人口。洪水过后,灾民数量将急剧增加,为了尽量减少伤亡,不能仅按最低标准计算。

况且,洪水过后常常伴随瘟疫,药品开支也必须考虑在内。

"皇爷爷,孙儿有不同见解。"

"炽儿,你尽管说!"

朱高炽主动发言,让朱元璋的脸色稍有缓和。

"许多百姓和户部一样,依赖剩余粮食度日。户部侍郎未曾经历饥饿,不了解粮食需求不足为奇。"

"如今,百姓期待秋收能给他们足够的粮食过冬,但洪水已将他们的希望冲毁。没有秋收的支持,百姓冬季生活将成问题。朝廷的救济必不可少,至少要持续到春天。"

"因此,这次救灾是一场持久战。即使我们熬过冬天,春天来临,仍需继续投入,帮助百姓恢复农田,清除淤泥,疏浚河道,完善水利设施。所以三十万石粮食远远不够。"

户部尚书闻言,面露难色。

"照世子殿下所说,京师大仓目前只剩下三百万石粮食,其中两百万是储备粮,不宜轻易动用。"

正如户部尚书所言,大明此刻正处在发展初期,百废待兴。刚刚摆脱战争的困扰,又面临如此困境。北方战事尚未结束,需要朝廷支持;南方边境虽渐趋稳定,但也需经营。可以说,如今的大明,军事储备并不充裕。

"那就从湖广荆州等地调集粮草,火速援助武昌!"

朱元璋思虑片刻,果断下令。

"陛下,荆州的粮仓已划作军需,而九江因夏季洪灾,库存粮草所剩无几……"

"顾不了太多了,民众生活才是首要,北疆战事即将收尾,先调湖广的粮草应急!"

朱元璋起身,在御座前来回走动,内心焦虑不已。

湖广乃大明军事要冲,专司战事后勤,如今洪水肆虐,已不得不动用军粮以解民困。

朱高炽紧闭双唇,一时也拿不出对策。

"朱儿,武昌素有兵家重地之称,对吧。"

韩信的声音在脑海中悄然响起。

"军队的力量无穷无尽,在这紧要关头,你可以借助他们,助民抗灾,重建家园。灾情早日结束,大明的消耗就越小。"

这个建议让朱高炽豁然开朗。

"皇爷爷,武昌驻军有多少人马?"

"炽儿,有一万之众,何故询问?"

朱元璋被孙子的提问搞得有些措手不及。

"皇爷爷可令军队参与救援,他们身披甲胄,如铜墙铁壁,若能在洪水中守护百姓,减少灾害损失,或许能缩短我们持久抗战的时间。"

"再者,士兵们的勇敢行为定会触动民心,灾难面前,百姓情绪低落,有他们的帮助,一切将向好发展。"

朱元璋闻言怔住,权衡着这个计划的可行性。而朱高炽却已灵感迸发,想法接连涌现。

"皇爷爷,武昌地处平原,洪水决堤后流速会逐渐减缓,此时治理或许能见效。我认为,我们不应仅限于赈济,应像治理洪水一样,疏导胜于堵塞。" 听罢,朝堂上的大臣们纷纷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