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章 北平之夜 (1 / 2)

北地的夜晚,常被寒风席卷,白日里稀薄的暖意转瞬即逝。

崇山峻岭间,一条由砖石砌成的巨龙静卧,隔绝内外,庇护着世代子民。

长城,虽以无数工匠的生命为代价,却为后人筑起无法替代的屏障。月光洒在城墙上,斑驳的光影诉说着岁月的痕迹,烽火台犹如天地间的卫士,警惕着北方的动静,微弱的灯火在砖缝间闪烁,守护着远方的土地,历史的韵味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之中。

朱棣站立于尚存完好的城墙,借月色遥望南方的应天府。

夜风轻拂,铁甲上的飘带猎猎作响,也许是寒意侵袭,他稍作停留便返回烽火台下的营帐。

姚广孝早已等候多时,京城的消息令人忧虑。

“你说,父皇染病之事,幕后有人操纵?而且连我也受到牵连?”

朱棣的声音在帐内冷冽回荡,这次的事确实触碰了他的底线。

一位自京城匆匆赶回的密探不知何时已跪在地上,他并未直接回应,因为他也无法确证。

“属下尚不明了,但发现一些线索似乎有所指向。”

“不过,世子殿下似得高人指点,体质强健,那些阴谋并未对他产生影响。反而,此番变故使世子殿下与太子的关系更为亲近。”

“此外,属下怀疑……”

密探垂首,犹豫不决。

“直言无妨,在燕王的地盘上,无需顾虑。”

“遵命,当日太子染风寒,吕氏母子的反应十分可疑。他们为了阻止世子监国,甚至不惜亲身上前阻挡,所以我猜测,这一切可能是他们策划的。”

“哼,吕氏?”

朱棣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目光中尽是轻蔑。

“她吕氏这些年在宫中拉拢人心,不过是小丑一枚。若此事真是她所为,相信父皇很快就能揭露真相。”

一提到吕氏,朱棣心中便涌起一股厌烦。他是个坚守原则的人,吕氏这些年所作所为,让他对她毫无好感,哪怕她曾是兄长的伴侣。

在宫里,顾及老父的颜面,他还会勉强敷衍,但在外人面前,他从不将这位太子妃放在眼里。

“哼,朱允炆也牵涉其中?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竟敢图谋对付老父,简直是自寻死路!”

姚广孝,一直静默不语,此刻开口:“燕王,我安置在皇宫的眼线传来消息,自从世子受到陛下的宠爱,吕氏就蠢蠢欲动。我认为我们应对此严肃对待。”

“呵!”

朱棣挥手,冷笑在脸上肆意绽放。

“一个妇人,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能掀起多大风浪?既然我儿得到高人指点,作为父亲,我应当信任他。”

朱高炽的崛起,实出朱棣意料。虽多年未曾陪伴儿子,但他清楚儿子的本性。

原本,他对朱高炽的印象仍停留在那个只知道读书、爱哭的书呆子形象。

如今朱高炽坐镇监国,朱棣心中不禁畅快,他从未受老父重视,一成年就被派遣到这荒僻之地。

如今儿子赢得老父的青睐,就如同他自己得到了父亲的认可。

想到这里,朱棣嘴角勾起微笑,未曾料到,身为燕王的他,竟要靠儿子来获取成就。看来,北平的战事需尽快结束,越早脱身,就能越早返回京城。

“告知京师的暗卫,保护好我儿!”

话音刚落,暗卫便消失在帐篷中,朱棣则缓步走到门口,借着夜色眺望大明的江山。

夜风呼啸,夜色汹涌,军纪森严,除了值夜的士兵,其余都在休息,此刻营地格外宁静。

朱棣不知想起了什么,内心燃起一团火,仿佛要将眼前的黑夜吞噬。

他的目光并未投向南方,而是转向漠北,那里黄沙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