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章 阳和起蛰 (2 / 3)

但也颇有性格。以往见萧楚曦在六皇子面前,总是那般知书达理的模样,定是有所顾忌和掩饰。虽非有意,但多亏了自己是无足轻重的七皇子,今日才得以亲见,这萧家嫡长女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子。

想到这里,岑思卿不禁叹了口气,微微苦笑。逐而缓缓起身,背手而立,望向亭外的东华湖。

“五日。”岑思卿忽而开口说道。

萧楚曦怒气未消,听见岑思卿无端提及时日,便觉疑惑。于是,她抬头看向岑思卿,问道:“殿下此言何意?”

岑思卿转身,与萧楚曦四目相对,露出淡淡的笑容,说道:“还请萧姑娘再等我五日。五日之后,我必然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萧楚曦听言,内心冷静稍许。可她再一想,五日之后若是婚约依旧,自己又该作何打算呢?萧楚曦仍然是一副愁闷的模样,双眉不展,无所回应。

岑思卿明悉萧楚曦的顾虑,却也只能给予此番承诺,再另做筹谋。

从一开始,岑思卿出谋为萧楚曦解除婚约,便只是顺水推舟,是他计谋中的一环罢了。若事成,必定会拉近他与萧楚曦,以及萧家的关系;但若是不成,岑思卿也只好另做打算。

原本,此事也算进展顺利。可未料,皇帝突然又口头允下了这门婚事。如此,也才有了岑萧二人今日的会面。

但即便如此,眼下对岑思卿而言,这已不是最首要之事。若是让此事耽误了大计,得不偿失,那绝非岑思卿所愿。

“萧姑娘。”岑思卿轻声唤道。

萧楚曦应声抬眸。

亭台内,微风中,梨花飞扬。花瓣翩跹而舞,飞扬于岑思卿天青色的长袍边,最后温柔地飘落在他的发间和肩头。

岑思卿凝视着萧楚曦,允诺道:

“我答应你的事,一定会说到做到的。”

* * *

皇宫东侧一隅,竹林茂密,簇拥着一座青砖玄瓦的楼阁。

春日的阳光透过竹叶,洒在竹径上,光影斑驳,让人感受到岁月的宁静。楼阁如一座青山屹立在翠竹之间,数里之外,即可遥见。

深青色的墙壁上,浮现着栩栩如生的龙纹,一侧的藤蔓缠绕雕花窗,衬托出它的清幽雅致。楼阁外观宏伟,正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大匾额,上面“清秋阁”三个金色的大字,乃是岳国开国皇帝亲笔所题。

此处,不仅仅是主事宫监辅佐朝政之所,阁内更是储存着无数卷轴、册页和典籍,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承载着岳国的历史,也书写着岳国的现在。

竹叶婆娑,随着微风轻轻摇曳。清秋阁内,一片宁静。高大的木梁承托着屋顶,散发着淡淡的檀木香气。

宽敞的大厅内,桌案雕工精美,桌面铺着绛红绸缎,上面摆放着累案的古籍典卷,字迹清秀,书法工整。大厅两侧的墙壁挂着精致的绣屏和字画,或岳国的大好河山,或历代君王贤者之像。正中央,悬有一块匾额,上书“勤恕廉明”四个大字。

匾额之下,六皇子一袭深紫色的锦衣,身姿挺拔。他一只手扶额沉思,眉头微蹙,目光深邃。

案前,奏折铺展而开。正是前一日,从西北快马送来的旱情奏本。

田地旱涝不均,百姓因旱饥困,饿殍枕藉,生计艰难。盼望圣上明察,怜悯黎民,即刻颁下救济,予以恩赐,以解百姓之困...

六皇子凝视着眼前的文字,字字泣血,令人揪心。他长叹一声,端起了手边的茶杯,却发现杯中茶早已凉透。

一旁服侍的太监立刻换上了新茶,端送到案边,六皇子也只是浅浅呷了一口,便无心再饮。

六皇子忽而想起,那日与岑思卿的对话。于是,他将清秋阁内的几位辅政大臣请来,想与众人一起商讨共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