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268章 朕得名震西部勇将,势必断绝西北之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8章 朕得名震西部勇将,势必断绝西北之忧 (2 / 5)

品香茗、议国事。”

梁师成遵旨,令小宦官在垂拱大殿中央,摆放了一张八仙桌和七个凳子。

赵吉率等坐在凳子上,他的右手腕搭在八仙桌上,不时地用指间轻叩桌面,微笑着看向郭成和郑居中等五人,随和地说道:

“今日非朝会,诸位爱卿入座,莫要拘束。”

“微臣谢官家赐坐……”

郑居中、曹辅、宗泽、李纲、张浚依次坐在八仙桌前。

最后入座的郭成,挨在了赵官家最右手边的位置。

赵吉看到,虎背熊腰的武将郭成,鬓角有些斑白,今年他已近花甲之年。

雄州防御使郭成,因今日入宫面圣,并没有顶盔冠甲,他今日穿的是大红朝服,头戴长翅乌纱帽。

赵吉凭着自己的历史知识,知道郭成一位能征善战的忠勇武将。

郭成是德顺军中安堡人,青年便在家乡应募参加了大宋西军。

从军之后的郭成,在对西夏的作战中,小有战功,被提升为泾原路供奉官。

郭成参军时才十七八岁,如今他两鬓斑白,已近花甲之年,在这四十来年,郭成一直在大宋西军之中,战斗在西北边境。

郭成因其在对西夏作战中屡立战功,最后晋升为现如今的泾原钤辖。

穿越者赵吉知道,大宋的泾原,辖有泾、原二州;相当他没有穿越前的甘肃、宁夏的六盘山以东,浦河以西地区。

泾原钤辖,是大宋朝廷临时委任的统军大帅,一般官阶是正三品大员或从二品。

由于大宋历代皇帝都怕武将造反,故此,像泾原钤辖这种兼管较大地区的军民内政的官职,不是常授官职。

正因之前大宋西军常年对西夏作战,边疆常有戊事,故此郭成才能因战功和四十来年的从军资历当上泾原钤辖这个官职。

泾原钤辖郭成,如今是正三品。

赵吉在穿越之前研究两宋历史时,知道历史上的郭成不仅在对西夏作战中屡立战功,而且他在靖康之变以后,南宋的建炎初年,已经年近古稀的郭成仍率军在西北未失之地,亲自巡视并督促手下军兵修建抵抗金国的盟友西夏军的防御工事……

时值隆冬,又常有夏兵前来骚扰破坏郭成所部的防御工事,他一边指挥战斗,一边昼夜巡视并督促军民施工,风餐露宿,“暴露雪中”,终因积劳成疾,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病逝在修建防御工事的工地上。

赵吉读史书时曾看到过这样的记载: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即公元1130年),老将郭成积劳成疾、病死军中。

廉访使王孝竭在料理郭成的后事时,把他的事迹奏报朝廷,称郭成是“名震西部之勇将”,“轻财好施之廉吏”。

高宗赵构被郭成事迹感动,亲自手书:“郭成尽忠报国,有功于民,宜载祀典。”

南宋朝廷为郭成建庙,塑金身。郭庙建成后,高宗又亲笔御书“仁勇”,高悬庙门之上。

……

赵吉也不单单只凭着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去识人、去用人的。

他在一个月前准备召郭成回京述职时,曾让手下人把关于郭成的从军以来这四十年所立的军功,去查证核实了一番。

结果令赵吉欣喜的是,这个世界里的郭成在这四十年里所立的军功,跟他赵吉没有穿越前在史书上见到的大宋名将郭成的军功都能一一地得对上。

例如: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七月,大宋官军分兵五路,征讨西夏,其中以泾原路总管刘昌祚指挥的一路五万人马为主力,准备直捣西夏的西平府灵武城……

彼时,十九岁的年青郭成军兵,曾因斩获西夏军首级颇多,累积战功后被提拔小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