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256章 武举金榜题名,朕得天下英雄,改变岳翻死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6章 武举金榜题名,朕得天下英雄,改变岳翻死局 (1 / 3)

宗泽带领手下兵部的考官,分组核算所有武举子的外场考试成绩。

这时,校军场内的很多武举子,都非常紧张地期望自己的外场总成绩能排在什么名次。

特别是那些只考外场骑射武功的武举子们,若这大榜一出,便知自己能否得中此届恩科武举,

在外场比试中,各科都得到了满分的岳飞和吴玠,他俩根本不用担心自己在外场比试中成绩,唯一要做的就是在明日开始的内场中,要好好地考。

一刻钟过后,宗泽捧着此次武举会试的成绩册,来到赵吉的面前,叩拜见礼后,他将成绩册承上。

大宦官梁师成接过宗泽承上的成绩册,小心翼翼地转献给了赵官家。

赵吉一看,是两本成绩册,分别是:

《武举会试之外场排名册》;

《武举会试惟考外场排名册》;

这是赵吉这个穿越者一改大宋武举旧制的创新之举。

赵吉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本名册,映入他眼帘的武举会试外场并列第一名的岳飞和吴玠,第二名为吴璘,第三名为王贵……

赵吉知道,在大宋的科学考试中,是不可能存在并列名次的。现在岳飞和吴玠并列武举会试外场的第一名,并不要紧。因为还有内场需要考核,到了那时定然能分出前后名次来。

《武举会试之外场排名册》按武举子外场成绩,共计排出了三百多名。

赵吉也没有时间一一地去详细地去细看他们的名字。

他是绝对信任武举会试主考官宗泽的人品。

宗泽绝对不会在武举会试外场的排名这种国家大事上弄虚作假。

再者,赵吉在制度的制定上,也杜绝了武举会试中会有弄虚作假的行为发生。

因为他采用了主考官和数十位考官一起复议、相互监督,三次核算武举考生成绩的制度。

赵吉合上《武举会试全考之外场排名册》,用御笔批阅……

他又翻开了《武举会试惟考外场排名册》,排名前三名的分别是:

杨再兴、牛皋、张宪。

赵吉微微一笑,心中暗道:“只考武举会试外场的头甲三人,杨再兴、牛皋、张宪,在历史上也是抗金猛将啊!他们也都是岳飞的左膀右臂啊!”

赵吉翻阅第二本成绩册,用御笔在金榜之上,亲笔写下了只考武举会试外考的头甲三人:

杨再兴、牛皋、张宪。

只考武举外场的二甲和三甲的武进士太多,故此,赵吉交给了宗泽和李纲去提写。

……

此时,在点将台下面的校军场中,数百名武举子焦急地等待着……

他们望向点将点上的黄罗华盖,虽然,他们看不到华盖之下的赵官家,但是,他们知道此时赵官家正在看主考官宗泽承上的会试外场成绩册。

其实,他们中大多数人心中也是有数的。从自己各科外场成绩相加来看,对自己能否得中,也能猜测出个八九不离十的。

从以往的武举会试结果来看,武举子参加会试后,能中榜者不过五分之一而已。

很多成绩略低的武举子垂头丧气地站在校军场中,他们心中合计着:

吾在家乡州府的解试中脱颖而出,成为武举子,风风光光地乘坐公车入京,参加武举会试;

然而,今日落榜后,吾落魄归乡,真是无颜相见家乡父老啊!

不知何年何月,才会再武举恩科呢?

吾必当苦练武功,他日金榜题名。

然而,出乎所有武举子和考官们意料之外的是,他们看到赵官家从点将台上的华盖之下的龙椅上站起身,在主考官宗泽的陪伴下,走到了点将台的围栏处,凭栏而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