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244章 不能沉迷温柔乡,朕授张择端密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4章 不能沉迷温柔乡,朕授张择端密诣 (2 / 3)

被了院外的叫门声,给惊醒了……

他急忙起身,披上衣服,告别同样被刚刚惊醒、不知所措的娇美小妾。

今年三十六岁的张择端,急步出门,来到院中察看……

仆人通报道:“扣门者乃是宫中的宦官,说是要入院传圣旨的……

张择端对仆人道:“速速开门。”

……

张择端跪接圣旨,听着传旨宦官念道:

“宣图画院翰林待诏张择端,入文德殿面圣……”

张择端心中疑惑:此时,天色才蒙蒙亮,这么早,赵官家急招微臣入宫,不知有何要事呢?

……

半个时辰过后,张择端跪在空旷的文德大殿中,他叩首见礼道:

“微臣张择端叩拜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看着张择端如此卑躬屈膝地向他叩拜,他心中暗叹:

这可是历史中的着名绘画大师张择端啊!

朕坐在皇帝宝座之上,任凭什么样的着名大师见到朕,也必须要叩拜的。这就是至高无上的皇权。

赵吉放下批完的最后一本奏折,微微一笑,道:

“张爱卿免礼平身。”

“微臣择端,谢主隆恩。”张择端谢恩后,站起身来,小心谨慎,低头不敢仰望天颜。

赵吉先是跟张择端拉起了家常,问道:“正道,贵庚几何?”

张择端听到赵官家居然如此亲切地叫他的字,他受宠若惊地回答道:

“微臣择端,虚度三十六个春秋。”

赵吉一听张择端今年三十六岁了。

虽然,穿越者赵吉没记住张择端的生卒年,

但是,他却记住这位历史上着名的大画家去逝时的年龄,正好是六十岁。

那么,今年是宣和三年,也就是公元1121年,张择端今年三十六岁了,可以推算出他是在公元1085年出生的。

大画家张择端还能活二十四年。

穿越者赵吉想让张择端发挥其特长,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赵吉微微一笑,说道:

“朕知张爱卿原本是琅琊东武县人,自幼好学,擅长绘画。

张爱卿成年后,游学于汴京,遍访绘画名师,终于学有所成,画出了栩栩如生的《清明上河图》!

故此,朕在宣和初年,得到张爱卿所画的《清明上河图》,命人徐徐展开那巨幅画卷。

朕观看后,爱不释手,叹为观止!

《清明上河图》此等巨幅画卷,向世人展示了我大宋京城开封的盛世繁华!

朕览之,甚喜也!

当即,朕在《清明上河图》的卷首,御笔亲题五签,并加盖双龙小印。

命人将此画,收入御府中。

张爱卿也凭《清明上河图》此等旷世巨幅画卷,为朕所知,被朕诏入翰林图画院,任翰林待诏,专工界画宫室。”

张择端听到赵官家如此夸赞《清明上河图》,他诚惶诚恐,叩首再拜道:

“微臣择端何德何能?

只是擅长作画而已。

承蒙陛下夸赞,

微臣感激涕零。

微臣择端供职翰林图画院,定当再接再厉,作出新画,以报陛下洪恩!”

赵吉点了下头,凭着自己脑海里原主宋徽宗留下的记忆,他说道:

“张爱卿在供职翰林图画院后,亦有大作问世。

前年端午节,朕带领近臣,在金明池岸边观水战、看赛龙舟时,也带上了张爱卿。

张爱卿当场作画一幅,名为《金明池争标图》,画出了朕观水战、看赛龙舟争标时的热闹场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