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221章 赵官家把逼格拉满!朕欲得之,岂为千里马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1章 赵官家把逼格拉满!朕欲得之,岂为千里马乎? (2 / 3)

直谏的御史大丈曹辅出列,道:

“微臣曹辅,启奏陛下!

本朝,定武臣官阶五十三阶,以第二十七阶为武功大夫。

微臣曹辅认为,对被迫接受朝廷招安的宋江等三十六名反贼头目,皆授武功大夫,封授得实在是太高了!

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我大宋官兵小校,尚不能升爵至武功大夫,他们岂能心悦诚服乎?!”

赵吉听着曹辅的进谏之言,他没有立即表态,而是坐在龙椅上,身体略微向前俯身。

他俯视着朝臣们,看看还有谁跳出来反对的。

其实,穿越者赵吉是知道,武功大夫这种武臣官阶,大概相当于他穿越前生活在那个现代世界里的中校军衔吧。

按理来说,像宋江等三十六名造反的梁山流寇头领,被迫接受朝廷的招安,朕不追究他们之前犯下的攻城略地、杀人放火、抢劫府库的大罪,给他们留条小命,那已算是大开圣恩了。

可是,穿越者赵吉却另有想法。

他就是要用宋江等三十六人受招安后能得到如此之高的优待,好让这大宋境内如今还尚存着的众多小股起义军,看到朝廷的优待政策……

好让他们速速接受朝廷的招安,以达到兵不血刃,迅速平定大宋境内全部匪患之目的。

此时,被赵官家新提拔上来已有三个月的太常博士李若水,出列启奏道;

“微臣李若水附奏,曹御史提议甚是。

微臣所虑,朝廷对宋江等三十六名梁山头目,太过优待了,我大宋境内之乱民,恐怕皆会肆无忌惮地学宋江等人造反了。

不但其不会被诛杀,即便造反不成,转而接受朝廷招安,反而会被朝廷封爵。何乐而不为乎?”

赵吉却格局极大,微微一笑,道:

“李爱卿过虑了。朕自然会下达诏书,从今开始,天下若再有造反者,绝不轻饶!”

李若水看到赵官家圣意已决,只好默然不语。

坐在龙椅上的赵吉又道:“梁山三十六名头目,皆授武功丈夫。

朕恩赐宋江回其原箱地山东郓城县任巡检使,受郓城县令和县尉节制。

朕恩赐关胜赴济~南府任偏将,受济~南知府节制。

梁山其余三十四名头目,皆分住诸路各县任巡检使,受当地县令和县尉节制。

此三十四名头目具体分往何处,由枢密院和吏部共议而定。”

文武百官听到赵官家的话,皆赞佩不已。

即便是刚刚提出反对意见的曹辅和李若水,也心悦诚服地恭贺道:

“陛下圣明……”

朝堂之上的群臣皆看明白了,

虽然,赵官家对接受朝廷招安的梁山三十六名头领,授予‘武功大夫’这样中等武臣的爵位,

但是,赵官家封给他们的具体官职,却很小。

宋朝置于诸州及沿边诸寨,或在道路之险要处,置‘都巡检使’、同都巡检使、同巡检使等官职;掌巡检州邑、捕诘盗贼及查禁私贩茶盐之事……

可是,自大宋开国至今,在县一级,也没有设过【巡检使】这种官职。

如今,赵官家,却对接受朝廷招安(除了关胜以外)的梁山三十五位头领,分派到诸路各县任巡检使,还要受当地县令和县尉的节制。

明眼人皆能看出,赵官家这是给梁山受招安头领,授武功大夫的中等武臣爵位和对应所能享受到的俸禄,但没有对他们重用,在具体官职上给他们压得极低,可见赵官家还留有提防他们的后手。

文武百官齐呼道:“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微笑道:“众爱卿平身。”

“按朕之圣意,由枢密院与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