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214章 双喜临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4章 双喜临门 (2 / 4)

悉北宋历史的穿越者赵吉知道,郑居中总体上来说,算是一个忠臣。

之前,朝廷遣使与金约定夹攻辽国以收复燕云时,

郑居中曾力陈不可,劝阻过:“不能守(宋辽)两国盟约,辄造事端,诚非妙算……独不思汉世和戎用兵之费乎?不宜幸灾而动,待(辽)其自毙可也。”

穿越者赵吉知道,郑居中虽然被自己这副身体的原主宋徽宗委以要职,却因原主宋徽宗的昏庸,没有采纳郑居中阻止联金灭辽的建议,也是导致发生靖康之耻的一个因素。

赵吉还知道,当郑居中死后,其被追赠太师、封华原郡王,谥号文正。便足以看出,郑居中的功劳之大,又得皇帝的恩宠。

自唐朝以后,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地想着自己死后能得到的谥号就是“文正”。

而天子是不会轻易地把“文正”这个谥号给一般大臣的。

在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屈指可数。

能得到“文正”谥号者,皆是文人敬仰的重臣,如范仲淹等人。

“文”者,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德美才秀曰文;声教四讫曰文……

“正”者,内外宾服曰正;大虑克就曰正;内外用情曰正;心无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

…………

此时,赵吉翻开郑居中呈上来的宗泽军报奏折。

他看到,宗泽在奏折中,还附有招安王善和李进中所部将领的名录,以及宗泽上疏表奏:王善和李进识大局能接受朝廷招安后,其忠勇可嘉;

宗泽还在奏折上,请求天子开恩特赦,让王善和李进继续统领原部人马为朝廷所用……

如此一来,才能让王善和李进所部人马安心,也才能在国家有战事时,保持着王善和李进两部受招安军队的原本战斗力……

赵吉将宗泽的奏报,交于身边侍立着的大宦官梁师成,让其当众宣读出来,好让大臣们群议一下宗泽的上疏内容可行否?

此时,群臣议论纷纷……

太宰余深出列,跪奏道:

“微臣余深,认为宗泽之奏请大为不妥。王善和李进皆草莽出身,反贼本性难改,若让其还统领原部人马,恐怕再次为害朝廷!”

余深之言立即得到了十余位朝臣的支持,纷纷附奏,赞同余太宰之言……

赵吉若不是知道在历史上的靖康之变以后,宗泽任东京留守、知开封府,招集来王善、杨进等义军协助防守,又联络两河“八字军”等部协同抗金,并任用岳飞等人为将,屡败金兵之事;

那么,他也真的会有余深同样的顾虑。

此时,赵吉风轻云淡地一笑,霸气地说道:

“余太宰多虑了!

朕以诚相待受招安者,便要对其充分信任。

即便,受招安者胆敢再行叛逆之事,朕必当像铲除反贼方腊匪患一样,将叛逆者彻底铲除干净,并夷其三族!

故此,宗泽之奏请,朕准奏之!”

太宰余深看到自己的建议没有被如今心性大变的赵官家采纳,便只好低着头,灰溜溜地退回班列之中。

领枢密院事、燕国公郑居中,则意气风发,心中庆幸着自己所举荐之人宗泽能得到皇帝的信任且重用,变向地也是在重用信任微臣啊!

“陛下圣明。”郑居中恭贺道。他难掩喜悦之情,再次启奏道:

“今早,枢密院又接到权拜尚书左丞,领京西、淮南剿匪招安御使李纲传来的捷报。

三月前,陛下派李纲领京城三千名禁军精锐,有调遣京西、淮南两地厢军剿匪之权,历经大小十余战。李纲已经平定了京西路、淮南路多处盗匪流寇。

李纲依仗陛下天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