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204章 朕收拾秦桧,开武举恩科,选抗金战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4章 朕收拾秦桧,开武举恩科,选抗金战将 (2 / 3)

“回奏陛下,微臣余深幸得贤良才俊秦桧之题字纸扇!”

余深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了一把纸扇子,由大宦官梁师成转呈给了坐在龙椅上的赵官家。

赵吉展开扇面,只见秦桧的墨迹,映入眼帘,其字端正漂亮,笔画粗细分,横细竖粗,点、撇、捺、钩皆有尖端,属实是独开一派的书法字体。

赵吉再看秦桧写在这幅扇面上的书法,居然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赵吉看到这里,不仅在心中卧槽了一句!

秦桧的字写得属实漂亮端正,可是他的人品若按历史上的记载,绝对一点也不端正。

熟知北宋历史的赵吉,想到了自己所知道的秦桧这个历史上的罪人种种恶行,现在下旨处斩秦桧的心都有了。

可是,赵吉理智地知道自己不能那样做。因为,现在的秦桧只是太学中的小小【学正】,因其职位低、在太学中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没有太大的实权,故此他秦桧现在还没有表现的奸臣的真实面目,更没有犯下任何罪行。

现在嚎派把秦桧给杀了,那么,朕将会寒了天下士大夫和读书人的心,朕岂不成了桀纣一样的昏庸暴君了吗?

赵吉问道:“如今,秦桧在太学任【学正】否?”

太宰余深立即回奏道:“正是!”

赵吉神色泰然,心中却暗想:人品如秦桧这种奸臣,绝对不能再放在我大宋最高的学府太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太学生们了!

赵吉面露微笑道:“朕观秦桧之字,属实书写得法。看来,秦桧真如余太宰所言,其颇擅笔翰!

那朕便因才施任,让秦桧常与书籍文字接触吧!

革去秦桧太学学正,转任校书郎!”

呃?!

太宰余深听到赵官家的圣旨后,他的心里落差极大。

毕竟,太学学正和校书郎的品级相同,自己所举荐的秦桧这种五年前便进士及第的才俊,居然也没有得到赵官家的重用啊!

赵官家反而把秦桧这种才俊,转任为又苦又累还没有太大晋升机会的校书郞?!

类似于校书郎这种官职,早在东汉时便设置了。东汉朝廷藏书于东观,置校书郎中。

后魏秘书省始置校书郎,唐秘书省与弘文馆皆置校书郎。

而大宋的校书郎,属秘书省,掌校雠典籍,订正讹误。

太宰余深一想到,以后的日子里,堂堂的政和五年的进士及第者有例秦桧,埋头在秘书省里那汗牛充栋的书海里,每日一本又一本地翻看着有用的或是无用的厚厚书籍,查找着里面的错字以及用错的典故,青丝熬成了白发,晋升的机会也非常地渺茫……

余深心里便不是一个滋味。老夫本想举荐贤良才俊之秦桧高升的,反而被赵官家平调就任了那又苦又累且前途渺茫的校书郎之职……

唉!

此时,老奸巨猾的余深,也没有敢反对赵官家的圣意。

毕竟,余深能在这次朝会上,突发奇想地去举荐秦桧,并不是早有预谋的,而是他看到领枢密院事、燕国公郑居中举荐小官曹辅后,得到了赵官家的重用,并深受官家的盛赞。

故此,他堂堂的太宰余深觉得:老夫自然不能落于郑居中之后。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赵官家为何却不重用老夫所举荐的那位五年前就进士及第者秦桧呢?

余深百思不得其解,他步履沉重地归列,神情黯然,低首不语。

赵吉在心中,却记下了新任秘书省的校书郎这个小官秦桧。

朕在退朝后,还会安排皇城司下辖的探事司密探,对你秦桧进行严密地监视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