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192章 花烛明,影成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2章 花烛明,影成双 (2 / 9)

,皇后可知唐朝在历经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唐高宗的“永徽之治”、

武则天“贞观遗风”,

最后到了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

大唐已至鼎盛时期!

为何就突然发生了安史之乱呢?”

郑皇后深思过后,便回答道:

“妾读史书所知,晚年的唐玄宗已失了年轻时的进取心,对于开元盛世沾沾自喜,

唐玄宗因宠幸杨贵妃而怠政,过着声色犬马的荒淫无道生活,这才引发了安史之乱。

故此,妾冒犯天威而进谏,请官家不要学唐玄宗,更不要纳道姑李太真入后宫。”

赵吉却道:“世人皆称是杨贵妃之过。

殊不知杨贵妃原本只是唐玄宗儿子李瑁的王妃,却被好色的唐玄宗占为己有,杨氏她能怎么办?

只能顺从啊!

若是晚年的唐玄宗不昏庸、不怠政、不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如何能导致朝纲败坏呢?

若其不实行‘外重内轻’之军防,

不重用野心勃勃的安禄山,岂能发生安史之乱?

世人把罪责归咎于杨贵妃一人身上,岂不冤枉?!”

郑皇后听到赵吉说得有道理,便点了一下头。

赵吉见状立即高声道:

“甚好!皇后已点头同意朕纳李太真入后宫。皇后可告退回宫,歇息去吧!”

“呃?!”郑皇后无语了好一阵。

她心中暗道:本宫只是点头同意官家您所说的安史之乱不能让杨贵妃一人承担罪责之事啊!

本烛是并没同意官家您纳李太真为妃之事啊!

可是,当郑皇后还想开口辩解之时,赵吉已经转身离去,留下了郑皇后一人在延福宫内发愣。

不过,独自在延福宫大殿内的郑皇后,回想往事,在李师师没有被赵官以道姑身份带入后宫之前,赵官家像极了晚年时的那位荒淫昏庸无道的唐玄宗李隆基……

可是,当李师师以道姑身份,随其师父文逸真君,入住龙德宫后,赵官家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开始励精图治、并处治了众多奸臣贪官,甚至还敢御驾亲,征平定了东南的方腊之乱。

郑皇后心中暗道:

“官家,如今却像史书所载的那位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了!

难道这是因为矾楼花魁李师师入宫后,才给赵官家带来的改变吗?

本宫阻止官家纳化名为李太真的李师师入后宫,难道是本宫之错吗?”

……

赵吉没有理睬延福宫大殿里留下来的郑皇后,他进入偏殿,对梁师成道:

“朕方才与皇后之言,梁大官,你可听清否?”

“老奴皆听清了。”梁师成立即满脸堆笑道:

“官家,是否要老奴去龙德宫宣旨?”

赵吉微微一笑,心想大宦官梁师成还是有点用处的。

他便道:“不必去宣旨。朕要梁大官按婚姻嫁娶之六礼,帮朕操办此事。”

“啊?!”梁师成惊讶,不过他还是立即遵旨,道:

“老奴遵旨。”

梁师成十来岁时入宫净身,当宦官已经数十年,他还亲眼看到过当今天子兄的长哲宗皇帝大婚时,朝廷才按六礼操办的,那场婚礼的规模甚是宏大。

即便当今天子赵官家,因其在当端王时,便已娶了王氏为端王妃,而赵官家继其兄长哲宗之位后,便理所当然地册封端王妃王氏为皇后,即便是王皇后已薨,立贵妃郑氏为皇后时,也不用再行皇帝大婚之礼了。

可是,梁师成万万没有想到,当今天子欲纳矾楼花魁李师师充入后宫,却要行皇帝大婚前的六礼,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