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187章 朕要干些大事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7章 朕要干些大事了 (1 / 4)

赵吉听着磕磕巴巴的李季讲话,实属费劲,便道:

“朕已知卿研制竹火枪之不易,历经上百次实验,几乎耗尽家财,方研制成功了竹火枪。”

“请卿当众,试一下你研制成功的竹火枪,看看威力如何?”

说话有些费劲的李季,立即高兴地叩首道:

“草…民李………李季,遵旨。然则,竹…竹火枪,在……在…那!”

李季连吃力地说着,边用手指着幽兰亭外的曲径上那些二十八名皇城司亲从官们。

赵吉也看到,除了看管草民李季的那两名皇城司亲从官外,剩下的二十八名皇城司亲从官在幽兰亭外站立着,其中还有十余人手中拿着暂为保管的竹火枪。

赵吉让梁师成出亭,取来一支竹火枪。

赵吉接过梁师成取来的这支四五尺长的竹火枪,详细地端详了起来。

只见,这竹火枪的做工比较粗糙,从外观上来看,其材料以竹子和木柄为主。其基本结构为:前段是一根粗竹管,中段略膨胀,外壁上还有一个小孔;后段是手持的木棍。

穿越者赵吉虽然通过自己的历史知道,这竹火枪各部分装置的用途,但是为了确认一下,还是对李季问道:

“朕来问你,这把竹火枪中段略膨胀部分,是否里面封着火药?”

献火枪者李季,无比震惊,他万万没有想到,赵官家如此聪明。

他立即回答道:

“官…家,圣明。这……这竹火枪……中……中段略……略膨胀部分,正……正……正上火……火药室。”

赵吉看到,这幽兰亭内包括梁师成、皇城司亲从官在内的数十人,听到火药这个词,都没有任何城义我的表情变化。

赵吉心中暗道:“看来,朕穿越来的这个世界里的北宋,在朕穿越来这里之前,发生着和正史里记载着的一模一样的事。”

也就是说火药,在朕穿越来到了这北宋末年时,这个世界也如正史记载的那般,早就已经出再了火药,并且大宋对火药也有所利用。

赵吉知道,火药是朕这国度的四大发明之一。

火药,源于炼丹术。

(炼丹时,没炼好,“嘭”的一声,把炼丹炉给炼得爆炸起火了!

由此,方士总结出了哪些材料,放进炼丹炉一炼就爱爆炸,

那么,就把这种配方记录下来,这就是火药研究的雏形。)

《太平广记》中记载:隋朝初年,有一个叫杜春子的人去拜访一位炼丹老者。当晚住在炼丹老者家中。半夜,杜春子梦中惊醒,看见炼丹炉内有“紫烟穿屋而上”,顿时屋子就燃烧了起来……

经过实践,炼丹者得出结论,服用火药,不能使人长生不老……

还容易着火,炼丹家对火药并不太感兴趣。

古书中写到过:“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会发生“焰起,烧手面及火尽屋舍”的现象。因为蜂蜜加热后就能变成炭。硫磺、硝石与炭混合,这就是火药的配方。

而穿越者赵吉知道,火药又被称为黑火药,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磺按比例进行混合而成的。

火药只要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其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

据《范子计然》的记载“硝石出陇道”,证明了春秋时代,便已经将火药用于民间应用。

历史系学霸的穿越者赵吉知道:唐朝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

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其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

公元970年,兵部令史冯继升进火箭法,这种方法是在箭杆前端缚火药筒,点燃后利用火药燃烧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