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53章 蓄势待发的一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章 蓄势待发的一夜 (2 / 2)

赵吉双眼一亮,暗叹,朕这般谋划让文官们去艮岳参观,想敲文官们的竹杠,也就能薅出一百多万贯铜钱,没有想到打贪除害,来钱如此地又快又多啊!

赵吉问道:“林灵素贪没的那二百余万贯钱,可曾都在京城他怕道观里?”

梁师成回道:“在其道观里的脏款不过一百万贯钱而已。其余的脏款的,在这近四年内,林灵素分批运回他的老家买房置地了。”

赵吉想起了给文逸真君的承诺,便道:“各地正在修建的神宵万寿宫等道观,立即停工。已经修好的,也不要拆毁了。

毕竟,拆毁也是要花钱费民力的。

如今对道教,朕不提倡百姓去信,也不反对已有信徒继续信奉。

林灵素一案查到此,即可结案了。

梁大官,你再去一趟御史台,催促一下,今夜二更前,必须复审完大理寺对审理完的林灵素一案。

朕要在今夜三更前,对林灵素一案进行朱批。”

“老奴遵旨。”梁师成领旨退下。

赵吉也不禁感叹,这大宋的司法制度真的是非常完备的。大理寺审理完的重大案件,以防有冤假错案。并且,定死刑的案子,还要皇帝朱批是否执行……

此时,已经一更天了。

内侍多次提醒官家,早该用晚膳了。

赵吉道:“传膳。”

赵吉吃着山珍海味,口如嚼蜡,因为他此时的心思,并没有放在美食上。

他这么急着要为国库弄钱,为的就是想亲自领将带兵,去东南之地看一看,现在的方腊到底有没有起义造反。

毕竟,在京城皇宫内的赵吉,到现在为止,对于东南方腊起义一事,他是一点消息也没有听到。

而穿越者赵吉凭借着自己的历史知识,是知道现在已经是宣和二年的农历十月了,方腊应该已经举事造反了啊!

如果,再等几个月,那么方腊起义的这种星火,可就要成燎原之势了,到那时可就不好对付了。

赵吉回想着自己脑海里的所学的史料:

宣和二年十月初九,睦州青溪人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以讨伐朱勔为号召,见到官吏及其爪牙全都杀掉……

方腊起义,不到十日,聚众数万,从者如云,攻城夺池……

方腊自号圣公,建元“永乐”,很快就攻陷几十座州县,部众发展到近百万,威震东南……

……

赵吉如此费尽心思地开放艮岳,准备薅文官们的羊毛,尽快筹来钱用作军费,当务之急就是想尽早去对付极有可能已经举事的方腊及其部众。

至于,赵吉为何要冒险亲自去东南,他心里是知道,不御驾亲征,还按历史上的让童贯出任江浙宣抚使,让谭稹任两浙路制置使,由他俩全权负责平叛方腊起义,那得等到宣和三年四月二十四日,方腊才会兵败被俘。

赵吉不可能让方腊起义,如历史真实存在的那样,闹腾东南五个多月的时间,攻占六州五十二县。

更不可能让方腊起义动摇了我大宋王朝。

赵吉心里盘算的是,趁着方腊刚起义,就以雷霆手段,快速地把这东南的星火扑灭于原地。

那样,就可以避免因平叛方腊起义这场战乱,给两浙路带来的人口重大减员,也能保住我大宋的经济命脉的江浙之地不被战火荼毒;更不会让狼子野心的金国,窥视到我大宋的国力空虚和军力孱弱……

思到此处,赵吉放过玉筷,扫一眼面前的山珍海味,却没有什么食欲,他对内侍道:

“宣太子和太子詹事耿南仲,来见朕,朕有话要问。”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