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都市言情>晋中镜> 第八十八章 故事里的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八章 故事里的事 (2 / 2)

前之人恰恰相反,他的心并没有落魄,只是生活过的落魄而已。

武辽让小厮把那块砚台递给龚元量,又对陆玩笑道:“也许他能给我们答案。”

龚元量接过来,看到砚台背后的字迹,眼中闪过一道惊疑,紧接着将头低了下去,不想让他们看出自己此刻的情绪。

陆玩的脸肃然了,低沉的问道:“你可知道这是谁的书法?”

龚元量声调一片苍凉:“山阳单固。”

陆玩目光中露出了复杂的眼神,望了望武辽,他也正望过来,四目相对,两人都陷入沉默中。

在高平陵事变之后,亲魏派在淮南地区发起了三次大规模的反叛,镇守寿春的王凌和外甥令狐愚率先发动叛乱,淮南地区接近东吴,吴郡陆氏也是知悉淮南叛乱的整个过程的。

其中有个人在淮南叛乱中不算是直接参与者,他出仕不情不愿,但却不忘君恩,这个人名叫单固,他是山阳人,颇有才干,魏齐王曹芳时期,兖州刺史令狐愚想要征辟他为别驾,但单固不愿为州吏,以病为名婉拒,令狐愚和单固的父亲单伯龙交好,反而更加以厚礼对待单固。

单固的母亲出自夏侯氏,见他对担任州吏依旧不情不愿,便劝说道:“使君与你父向来交好,故而屡次征辟你,你也该心怀进取,还是去州府就职吧。”

在母亲的劝说下,单固不得已还是担任了兖州别驾,他与治中从事杨康都是令狐愚的心腹属僚,后来令狐愚和王凌反对司马懿,谋划迎立楚王曹彪一事他们也都知晓。

在令狐愚病重时,杨康响应司徒高柔的征召来到洛阳,向朝廷告密,单固因病辞官,太傅司马懿找来单固询问此事,单固称不知情,司马懿又问他最近发生的事,令狐愚是否谋反,单固回答没有,虽然他一直否认自己与令狐愚谋叛有关联,但杨康已经反水,指出单固是令狐愚的心腹,王凌和令狐愚谋叛之事他都知情,最后单固及其家属被下狱。

杨康作为告密者并没落得好下场,因证词真假掺半也被下狱问斩,单固临刑前又骂杨康,“老奴,若令死者泉下有知,你有何面目见他们于地下?”

令狐愚是他们的故主,对他们有提携之恩,单固是个忠诚的人,坚决不出卖先主,但杨康卖主求荣,借举报令狐愚谋反想要加官进爵,可惜司马懿不需要他这样的小人。

武辽对单固也是略有耳闻,他和韦诞是忘年交,单固善写草书,被夷三族,书法墨迹留存下来的并不多。

龚元量自顾自地说道:“这块砚台原是单固的,后来单固赠送给了王伯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