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都市言情>晋中镜> 第二百零四章 西堂议事(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四章 西堂议事(二) (2 / 2)

更不要轻易在人前落泪。”

听到裴頠的这番话后,高裁心中一颤,赶忙用衣袖擦掉了眼泪,因为他们陈留高氏从曹魏到晋廷,一直能够受到重用,靠的不仅是能力,还有眼力,如果不是叔公高柔拥有独到的眼光,一次次做出最正确的选择,那么他们陈留高氏一族早就陨落了。

高干作为袁绍的外甥可是坚决敌曹的死硬派,能让私心颇重的袁绍将并州刺史之位相授,可见他是一流的军政全才,之后曹操挟官渡之威来征讨高干,高干不得已而降,曹操却仍命他担任并州刺史,究其原因恐怕是曹操知道高干仍保存着实力,为了稳定北方,不愿与高干开战。

后来高干趁着曹操攻打乌丸,举兵叛曹,以他当时并不多的兵力和粮草,对抗李典乐进两路的兵马,坚持了四个多月,最后死守壶关,乐进终究久攻未下,高干的统兵能力或许胜过袁绍。

高柔正是难缠敌将高干的堂弟,早期归顺曹操时日子并不好过,是他处事谨慎小心,并且能力出众,才让曹操慢慢对他放下戒心,对他改观,他也很快在曹魏集团中平步青云。

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高柔选择站到司马懿的阵营,后荣升太尉,可以说高柔在曹魏时期是少数几个最会做人的官员,高柔并没有特别忠诚于哪一方,他所做的只是为了自保,同时作为司法重臣,他仁义执法,赢得群臣的尊重,更使他在朝中的地位稳如泰山,高家历代明晓法律,在司法界拥有绝对的权威。

如今高光正是高家的领军人物,他最初是由太子舍人逐渐迁升任三公尚书,同司隶校尉许奇交情很好,也深受司马衷的器重,这些年高光一直在扶持自己的侄儿高裁,有意把高裁培养成可以独当一面的人物。

高裁进宫跪在司马衷面前哭诉,绝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惨死的弟弟,还是为了扞卫司法尊严,维护高家的荣誉。

一个小小的中牟令死了,朝中权臣不会太在意,即便高勉是陈留高氏子弟,可是高裁决意要掀起一场风浪,竟敢触犯高家的底线,那人绝不是等闲之辈,高家人断狱无数,不管是大案还是小案,从未有解决不了的,这次也是一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