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0章 守成贤主 (2 / 2)

,最后是被史家誉为“守成贤主”。

赵祯表示我都无语了。

赵祯是个苦命人,大儿子出生当天便夭折。二儿子、三儿子都只活到两岁多,也夭折。赵祯整个人心态崩了,心情沉重,没儿子了,绝后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一连送了三次。

朝廷内外对皇嗣问题深为担忧。经宰相韩琦及大臣包拯、司马光等反复劝谏,赵祯于嘉祐七年(1062年)八月正式立赵宗实为皇子,赐名曙。

次年。赵祯病逝,终年五十四岁。

赵祯驾崩的消息传出后,京师(开封)罢市巷哭,数日不绝,就连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

消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他的死甚至影响到了偏远的山区,当时有一位官员前往四川出差,路经剑阁,看见山沟里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驾崩。

可见宋朝这位在位时间长达四十余年的皇帝,在当时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王莽:“原来司马缸,呃不,司马光是你这个时期的大臣啊。”

赵祯:“怎么了。”

王莽一笑:“没啥,长知识了。一直知道这个人,但不了解他是哪个时期的。”

刘邦看向秦始皇:“政哥,你怎么看。”

秦始皇:“嘿,你怎么抢我台词。我正准备问你呢。”

刘邦:“宋朝在赵祯的文治之下,呈繁荣景象。就是..唉~我真不懂,国家有钱,怎么还培养不出强而有力的军队呢。”

刘彻:“这种情况缺的是一位雄主和勇猛武将。如此好的条件,倘若有人统领全军,定能统一天下,甚至是灭了辽和西夏。”

听罢,满堂皆惜。

这么好的条件,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看得见的。

有雄主的时候,财力不足以支撑。有财力了,结果却又无雄主猛将。白白浪费统一天下的大好时机,怎能不让人惋惜。

秦始皇:“说到底还是宋朝不注重武力,过于重文,只会变成任人欺负的书呆子。”

赵匡胤也是轻叹口气:“还请始皇降罪吧。”

“降罪谈不上,至少在赵祯的治理下,国家繁荣,百姓安居。赐中等房吧。”

赵祯:“多谢始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