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0章 统一契丹 (2 / 2)

在接下来的四十多年里,李嗣源在晋梁之战中屡立战功。

一路扶摇直上,加官进爵,手握重兵,可谓名动天下。

公元924年,此时的李存勖荒怠政务,还无罪诛杀了许多功臣。李嗣源位高权重,同样受到了李存瑁的猜忌。

有人暗中劝诫李嗣源:你已到了德业振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的地步,需早日做好打算。

话中之意,就是让李嗣源篡位,但李嗣源却并没有称帝之心。

李嗣源无心篡位,但老天爷非要让他当皇帝。

公元926年,魏博戍卒在贝州哗变,推赵在礼为首领,攻入邺都。

李存勖一开始命元行钦征讨,但却连连失利,只得起用已经六十岁的李嗣源,让他率皇帝亲军从马直,北上会合元行钦,一同平叛。

结果刚刚抵达邺都,还没开始打呢,从马直发生哗变,劫持李嗣源,声称要与邺都叛军合势,拥其称帝河北。

从马直表示:让你当皇帝你还不乐意吗,走!跟老子们一起进城。

叛军首领赵在礼,率将校出城迎拜,将李嗣源迎入邺都,但不许从马直入城,也是以防有诈。

赵在礼表示:老哥啊,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你看我,我也是被手底下的人强行推上位,谋反的。

但此时的李嗣源还没死心,依旧不想谋反。借口收抚散兵,逃出了邺都。

随后,命人去找元行钦跟他说:我到了,你我速速会合,一起进攻邺都。

元行钦表示: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已经进了邺都和赵在礼合谋,想骗我去送死?门都没有!

元行钦转头就向李存勖报信,说李嗣源谋反了。

百口莫辩的李嗣源无奈之下,不得不反。最终与叛军合兵,攻入了洛阳。

顺嘴说一句:李存勖遇害后,元行钦出奔至平陆县,被村民擒拿,送往洛阳,斩于闹市。

在扫平了所有障碍后,六十岁的李嗣源正式称帝。

称帝初时,有人认为唐朝气数已尽,建议李嗣源更改国号。李嗣源却道:“我十三岁便事奉献祖(李国昌),献祖以我为宗亲,对待我像对待儿子一样。我后又追随武皇(李克用)近三十年,追随先帝(李存勖)近二十年,参与了几乎全部的战争。武皇的基业就是我的基业,先帝的天下便是我的天下。世上岂有同宗异国的道理。”

便没有更改国号,依旧为‘唐’。

在位七年的李嗣源,杀贪腐、褒廉吏、罢宫人、除伶宦、废内库。注意民间疾苦,号称小康。

治国方面比李存勖强上太多。

但奈何架不住有个孝死人不偿命的儿子,李从荣。

其子李从荣骄纵而不得法,以致变乱迭起,朝政混乱。公元933年,李从荣准备武力夺位,结果事败被杀。

虽然李从荣篡位失败,但却是给自己老爹李嗣源吓得不轻。加上年事已高,本就患病在床。一口气没喘上来,嗝屁了。

终年六十七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