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穿越千年化孤勇> 第401章 职业学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1章 职业学习 (2 / 3)

向好。

因为赵寒遭遇了这次变故,王武很是不忍心离赵寒这么远,一心要跟在他身边守护。

想当初,他跟着赵寒第一次去柴湖县城做生意,手虽然有点生,但什么事料理得都还是不错,现在赵寒发展大了,自己也管着好多人,想来想去似乎也没什么意思。

所以自赵寒醒了后,他就把青杠山强塞给了张汉,张汉头脑更清晰,遇事果敢,去青杠山倒也非常合适,所以赵寒便应了。

再说,王武想跟着赵寒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时刻可以出风头。

这次跟着赵寒进碧州城,看见夹道欢迎的百姓,王武在赵寒身后止不住地高兴,但为了防止意外发生,王武目光如炬,一刻也不敢放松,时刻监视着人群,生怕出丁点儿问题。

“王武你说,这么多人是吴将军安排的,还是百姓自主来欢迎咱们的?”

赵寒走在前面,由于身体刚恢复,走得很慢,说话也清楚,王武听见后,得意一笑,随即说道:

“依我看呐,先生这次救碧州城于水火之中,百姓肯定愿意来见见先生,但吴将军心思缜密,肯定也打算组织一下,不过百姓们这么激动,估计早在吴将军组织之前,就自主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哟,我说你还真不错啊,这马屁拍得真高级。”

赵寒很是满意王武的回答,话说回来,做什么都有人捧着的感觉还真是不错。

吴怀安在城门不远处的正街搭了个欢迎进城的台子,因为上次的经验,也只是在外简单给赵寒接了接风,便领着赵寒去了石王宫殿。

现在的话,石王宫殿叫碧州职业技术学校更为贴切了。

“先生,按照您的要求,识字儿的,年纪在十五至二十五之间的,聪明伶俐的,都挑出来了,现在识字儿的虽然不多,但能满足的,居然也有八千人之多。”

吴怀安向赵寒汇报着这几天的准备工作,赵寒听了后表示很满意,便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接说起了要交代的事儿。

“吴将军和卫师傅、各位师傅还有大家辛苦了,咱们人员确定后,只等这宫殿改头换面成为学校后,就可以正式教学,除了之前来的三十名老师傅外,这次我又从村里各厂带来六百好手,今后他们就在大家的带领下,一齐教授这第一批八千多人的学子,等这些人学成后,可到我们所辖各地加入技术工作。”

接着,赵寒又说了许多关于技术的好处。

职业技术在古代的传授和群众接受度是要优于赵寒前世的,前世但凡听说职业技术,在人们心目中那都是不入流的学校,学生学习素质也差,人们都带着一种偏见来对待从事职业技术的人。

而在古代,自古就有技多不压身的传承,尤其是对文人还有一种戏谑称“百无一用是书生。”

对于有技术的老师傅,大家也是在同阶层的情况下更为尊重,所谓有技术就有口饭吃,正是证明了技术的重要性。

这也是赵寒打算将碧州作为第一个系统的职业技术学校试点的原因,现在刚起势,就把一座宏大的宫殿改成学校,不管从哪方面,给人的冲击都是极为强烈的,很容易因此再让大家对技术学习的认识上一个新台阶。

石王的宫殿很大,别说八千人,就是四万人的容纳度都不在话下。

赵寒一番科普讲教后,众人都十分认同,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掌声过后,吴怀安又问道:“先生,现在学校只等宫殿改造完毕即可开学,但是除去这八千名学子外的其他一百多万难民的安置又该如何,先生说的以工代赈法,我还是有点理解不来,在心中难懂,还请先生现场赐教。”

吴怀安也是敢于谏言的人,不懂就是不懂,在赵寒面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