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穿越千年化孤勇> 第36章 桌上谈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章 桌上谈兵 (2 / 3)

。”怀安听到也是一脸兴奋,正欲命人飞鸽传书至行军中的吴士雄。

“将军且慢,我这还有一法,可破吐蕃骑兵。”赵寒忽又说到,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就连唐阳也歪起脑袋,看着侃侃而谈的赵寒。

“先生请讲。”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怀安调整激动的心,听赵寒说了起来。

“吐蕃大军,乃是境内各游牧部落联军,每次征战,都以抢掠为主,粮草物资、金银绸缎,从不挑剔。但各个部落在抢到物资后,常因分配不均,而大打出手,这样的矛盾,每次都需要大军首领从中协调,屡教屡犯,已是常态。这种时候,就是吐蕃军队最为薄弱之时,抓住机会,可一举歼之。”

赵寒说到此处,喝了口茶水润口。

“先生所说有一定道理,但吐蕃抢掠之时,必是我军大败之后,又怎么能一举歼灭呢?”怀安点出赵寒话中的漏洞,不解道。

赵寒听到此,觉得怀安心思果然细腻,但也有点默守陈规的古板。

于是,他放下杯子,继续说到:

“将军所言非虚,但敌方抢掠,为何不能发生在我军气势如虹之时呢?”赵寒反问道。

在场的人无不认真思考,但都想不到,只得又带着疑问看向赵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军利用地形,设好物资,诱敌深入,假意逃走,等敌人以为大获全胜,准备瓜分物资之时,兵在马下,出其不意,方可破敌。”

赵寒说出最终的办法时,声音洪亮,气势不凡,很好地调动了众人的情绪。

“果然神策,先生不仅善做神器,兵书策略也是上乘,在下佩服。”怀安朝赵寒微鞠一躬,以示敬重。

“也只是纸上谈兵罢了,具体如何,还得看你们这些专业人士。”赵寒不以为然。

赵寒意识不到的是,他这一番言论在怀安及高成峰看来,真如醍醐灌顶。

许多将军身边的谋士军师,只需要稍稍分析,便能给战事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更何况赵寒这番话,方法不仅巧妙可用,更算是手把手教怀安怎么做了。

“先生所言,怀安必定一字不落,飞鸽传于家父手中,多谢先生教诲之恩。”说完,怀安赶紧命人找来信鸽。

“若我军大胜吐蕃,家父必定上书吾皇,为先生请功封爵。”吩咐完事情,怀安又说道。

“将军谬赞,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若是天下各族百姓能和谐共处,才为天下之大计。”赵寒情到深处,表露出惋惜之情。

前世,赵寒所处的国家实现了真正的多民族融合统一,还专门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整体氛围欣欣向荣。

“各族百姓和谐共处?”

李雪第一次听到这种思维,好奇又难以理解。

大瑞有几个民族附属国,但也是上下级明确的关系,附属国需要每年向大瑞进贡,一切政治经济命脉全都掌握在大瑞手中。

附属国百姓的地位和大瑞比起来,天生就低几个等级,普通百姓甚至连大瑞的家奴还不如,以至于许多附属国隐隐有反抗的意图。

这种现状,又谈何和谐共处呢?

这不怪李雪,在场的所有人都对赵寒的这一思想难以理解,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他们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维固化,从骨子里不认同周边各民族。

不像赵寒前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已经是形容其他人种了。

看来,这个时代还有许多东西需要进步,赵寒无能为力,只能期待社会快点进步。

“先生的兵法造诣可谓深厚,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令人受益匪浅,若是先生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